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测量竞赛理论考试试题
17. 闭合.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D)。【该题涉及附件2.2内容 】 A.各段平均分配 B.闭合差反号各段平均分配
C.按测段距离成正比例分配 D.闭合差反号按测段距离成正比例分配
18.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随机误差)。误差的来源为( D )。【该题涉及附件1.5内容 】
A.测量仪器构造不完B.观测者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限 C.外界环境与气象条件不稳定 D.A、B和C 19. 电磁波测距仪分为( A )两种。【该题涉及附件1.4内容 】 A.光电测距仪和微波测距仪 B.防冲式和相位式 C.普通光源和激光光源 D 短程式和远程式 20. 水准测量中对于成倒像的望远镜,读数时应( A )读取。【该题涉及附件1.2内容 】
A. 从上向下 B. 从下向上 C. 垂直
三、多选题
1. 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时,其读数值(ACE)。【该题涉及附件1.2内容 】 A 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少; C总是增大; D总是减少; E 不论水准尺怎样倾斜,其读数值都是错误的 2. 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如下几何条件(ADE)。【该题涉及附件1.2内容 】 A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B横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C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D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E 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
3.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ABCD )。【该题涉及附件2.2内容 】
A 踏选点及建立标志; B 量边或距离测量; C测角; D连测; E进行高程测量 4. 光电测距成果的改正计算有 (ABC)。【该题涉及附件1.4内容 】
A 加、乘常熟改正计算; B气象改正计算; C 倾斜改正计算; D三轴关系改正计算; E测程的检定与改正计算
5. 影响角度测量成果的主要误差是 (ABCDE)。【该题涉及附件1.3内容 】
A 仪器误差; B 对中误差 ; C 目标偏误差 ; D竖轴误差 E 照准后估读误差 6. 下述哪些误差属于真误差( ABD)。【该题涉及附件1.5内容 】
A 三角形闭合差; B 多边形闭合差 C 量距往、返较差 D 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E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7.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ACD)。【该题涉及附件1.1内容 】
A 由整体到局部; B 先测角后量距; C 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D先控制后碎部 E 先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后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8. 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作业限差有(ACD)。 【该题涉及附件2.2内容 】
A 前、后视距差; B 高差闭合差; C 红、黑面读数差; D红黑面高差之差; E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
9.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有(AC)。【该题涉及附件2.2内容 】 A 导线测量 B水准测量; C三角测量;D 距离测量; E 角度测量 10. 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其闭合差按反号分配的有(ABCD )。【该题涉及附件2.2内容 】 A 高差闭合差; B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C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D 坐标增量闭合差; E 导线全长闭合差;
11.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可以消除(AC )误差。【该题涉及附件1.3内容 】 A 2C B 误差; C 指标差 D横轴误差大气折光误差 E 对中误差
12. 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高差为 =+0.005m, =-0.009m。已知A点高程HA=417.462m,则(AE)。【该题涉及附件2.2内容 】
A B的高程为417.460m; B B点的高程为417.469m; C 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14m,D B点的高程为417.467m E 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04m。 13. 下列误差中(AB)为偶然误差。【该题涉及附件1.5内容 】 A 估读误差; B 照准误差; C 2C误差; D 指标差; E 横轴误差 14、 圆曲线带有缓和曲线段的曲线主点是( ACE )。【该题涉及附件3.1内容 】 A 直缓点(ZH点); B 直圆点(ZY点); C 缓圆点(HY点); D圆直点(YZ点); E曲中点(QZ点)
15、下列误差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有(B C D)。【该题涉及附件1.5内容 】 A 水准气泡没有精确居中 B 中误差 C 定线不准 D 视差
四、简答题:
1、偶然误差的定义?【该题涉及附件1.5内容 】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2、什么是坐标正算?什么是坐标反算?【该题涉及附件2.1内容 】
答:坐标正算: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已知边长及该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的坐标。 坐标反算: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求算两点间的边长及其方位角。
3、已知某交点JD的桩号K5+119.99,右角为136°24′,半径R=300m,试计算圆曲线元素和主点里程?【该题涉及附件3.1内容 】
答(1)计算得 α=180°-136°24′=43°36′,
R=300m的圆曲线元素得:T=119.99(m).L=228.29(m),E=23.11(m),D=11.69(m) (2)主点里程:ZY里程=K5+119.99-119.99=K5+000, YZ里程=K5+000+228.29=K5+228.29, QZ里程=K5+228.29-114.15=K5+114.14.
4、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该题涉及附件2.2内容 】
答: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方位角推算;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各点坐标值计算。
5、水准仪检校时,置镜于A、B中点C,A、B之间100m,A尺的读数为2.318m,B尺的读数为1.407m。在直线AB上移镜,距离A尺3m,距离B尺103m,A尺的读数为1.832m,B尺的读数为0.937m。说明该仪器是否要校正?如果需要校正,B尺的正确读数是多少?【该题涉及附件1.2内容 】 解:
h?a?b?2.318?1.407?0.911m
111h?a?b?1.832?0.937?0.895m
222?h?h?h?0.016m?16mm
12?h??10mm,??h??h限限,∴需要校正。
置镜于A尺附近时,B尺正确读数为:
b??a?h?1.832?0.911?0.921m
221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测量青年技能大赛理论知识试卷
命题:中铁七局工程技术中心 审题: 题号 得分 总分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考试形式:闭卷 八 九 十 总分 注:考生姓名一律填在左边密封线内规定的位置,填在其他地方试卷均作无效处理,答题不得超出密封线。 评分人 得分 一、判断题(20×1分=20分)
1、观测条件相同的多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 )【该题涉及附件1.1内容】 2、精密水准仪在同时存在i角误差和φ角误差时,应先校正i角误差,后校正φ角误差。( )【该题涉及附件1.2内容】
3、利用正倒镜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 )【该题涉及附件1.3内容】
4、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X ) 【该题涉及附件1.1内容】
5、 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称为观测误差。( ) 【该题涉及附件1.5内容】
6、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 ) 【该题涉及附件1.3内容】
7、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 ) 【该题涉及附件1.5内容】
8、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 X ) 【该题涉及附件2.1内容】 9、在我国,高斯坐标的通用值是恒正。( ) 【该题涉及附件1.1内容】
10、双盘位观测每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 【该题涉及附件1.3内容】
11、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差180°( )【该题涉及附件2.1内容】
12、建筑方格网是一种基于建筑基线形成的方格形建筑控制网。( )【该题涉及附件2.2内容】
13、变形监测网中工作基点一般埋设在距离变形点或线路50-100米范围内。( )【该题涉及附件3.2内容】
14、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条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这条直线的实际长度为3634 m。( X )【该题涉及附件1.4内容】
15、钢尺的一般量具方法精度可以达到1/1000~1/5000,精密量距方法的精度可以达到1/10000。( )【该题涉及附件1.4内容】
16、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X )【该题涉及附件2.1内容】
17、采用经纬仪重转法(正倒镜取中法)来延长直线可以消除仪器的竖轴倾斜误差和横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X )【该题涉及附件1.3内容】
18、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相等而产生。( )【该题涉及附件1.4内容】
19、观测值的精度愈低,其权就愈小。( X )【该题涉及附件1.5内容】
20、高差闭合差是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 )【该题涉及附件1.5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该题涉及附件1.1内容】 A. 高斯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笛卡尔坐标系不同 B. 高斯直角坐标系纵坐标为X轴
C. 高斯直角坐标系中逆时针划分为四个象限
D. 高斯直角坐标系中的角度起算是从X轴的北方向开始
2、 设仪器安置在A、B两尺等距离处,测得A尺读数1.482m,B尺读数1.873m。把仪器搬至B点附近,测得A尺读数1.143m,B尺读数1.520m。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要校正,A尺上的正确读数应为多少?( D ) 【该题涉及附件1.2内容】 A. 平行、1.482 B. 不平行、0.752 C. 平行、1.143 D. 不平行、1.129 3、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该题涉及附件1.1内容】 A. 从局部到整体 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 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 先碎部后控制
评分人
得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