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检化验操作规程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290 90 140 200 260 150 200 270 340 210 280 350 420 290 360 410 530 230 390 610 950 130 750 1200 1500 500 1500 2100 2900 2400 4600 11000 ≥24000 10 30 360 370 30 70 440 890 40 100 470 1500 40 70 130 70 140 200 170 210 350 260 710 1500 1200 1800 3800 2100 2300 3800 3600 4400 4700 13000 24000 45000 注:1.本表采用3个稀释度〔1ml(g)、0.1ml(g)和0.01ml(g)〕,每稀释度3管; 2.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10ml(g)、1ml(g)和0.1ml(g)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
10倍;如改用0.1ml(g)、0.01ml(g)和0.001ml(g)时,表内数字应相应增加10倍,其余可类推。
附加说明:
1、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2、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3、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烘道;
4、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监督执行。
25
霉菌和酵母菌测定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粮食、食品和饮料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和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2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3 设备核材料
3.1 冰箱:0℃~4℃
3.2 恒温培养箱:25℃~28℃ 3.3 恒温振荡器
3.4 显微镜:103~1003
3.5 架盘药物天平:0g~500g,精确至0.5g 3.6 灭菌具塞锥形瓶:300ml 3.7 灭菌广口瓶:500ml
3.8 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 3.9 灭菌平皿:直径900mm 3.10 灭菌试管:16mm*160mm 3.11 载玻片、盖玻片
3.12 灭菌牛皮纸袋或塑料袋 3.13 灭菌金属勺、刀等 4 培养基和试剂
4.1 马铃薯和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附加抗菌素,按GB/T 4789.28—2003中4.78规定。 4.2 孟加拉红培养基:按GB/T 4789.28—2003中4.80规定。 4.3 灭菌蒸馏水
5 检验程序 (检验程序见图1) 6 操作步骤
6.1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g(ml),放于含225ml灭菌水的具塞玻璃锥形瓶中,振摇30min,即为1:10稀释液。
6.2 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灭菌使馆中,另用1ml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开。
6.3 取1ml1:10稀释液注入含有9ml灭菌水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次,此液为1:100稀释液.
6.4 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稀释一次,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用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然后将晾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中,并转动平皿使之与样液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3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观察5d。
6.5 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毫升)检样中所含霉菌和酵母数。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报告方式可参考GB/T 4789.2.
26
检 样 粮 食 块状食品 粉状食品 液状食品 糊状食品 25g+225ml无菌水 25ml+225ml无菌水 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 选择三个适宜稀释度,各取1ml加入灭菌平皿内 每皿加入适量培养基(可选用马铃薯—葡萄糖 琼脂附加抗生素、高盐察氏培养基或孟加拉红培养基) 菌落计数 报 告
图1
7 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
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见附录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
常用的为郝氏霉菌计数法,本方法适用于番茄酱罐头。 A.1 设备和材料 A.1.1 折光仪 A.1.2 显微镜
A.1.3 郝氏计测玻片:具有标准计测室的特制玻片。 A.1.4 盖玻片
A.1.5 测微器:具标准刻度的玻片。 A.2 操作步骤
A.2.1 检样的制备:取定量检样,加蒸馏水稀释至折光指数为1.3447—1.3460(即浓度为7.9%—8.8%),备用。
27
A.2.2 显微镜标准视野的校正:将显微镜按放大率90倍至125倍调节标准视野使其直径为1.382mm。
A.2.3 涂片:洗净郝氏计测玻片,将制好的标准液,用玻璃棒均匀的滩布于计数室,以备观察。
A.2.4 观测:将制好的载玻片放于显微镜标准视野下进行霉菌观测,一般每一检样观察50个视野,同一检样应由两人进行观察。
A.2.5 结果与计算:在标准视野下,发现有霉菌菌丝其长度超过标准视野(1.382mm)的六分之一或三根菌丝总长度超过标准视野的六分之一(即测微器的一格)时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按100个视野计其中发现有霉菌菌丝体存在的视野数,即为霉菌的视野百分数。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