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和电磁波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46
[双基过关练]
1.(2020·吉林长春质检)(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介质传播
B.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D.γ射线波长比X射线波长短
E.变化的磁场一定会产生变化的电场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是不变的,E错误. 答案:BCD
2.(多选)关于波的干涉和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B.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的位移一定始终最大 C.声波容易发生衍射是因为声波的波长较长 D.观察薄膜干涉时,可以在入射光的同一侧
E.医院中用于体检的“B超”利用了超声波的衍射原理
解析: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A正确.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振动始终加强,不是位移始终最大,B错误.声波容易发生衍射是因为声波的波长较长,C正确.光照射到薄膜上时,膜的前后表面的反射光、透射光都满足相干条件,都可发生干涉现象,故两面都可观察到干涉条纹,所以D对.医院中用于体检的“B超”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原理,E错误.
答案:ACD
3.(2020·河南洛阳一中模拟)(多选)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影灯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B.刮胡刀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 C.水的视深比实际深度浅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少反射光的强度 E.光导纤维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解析:无影灯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A错误.刮胡刀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B正确.水的视深比实际深度浅是光的折射现象,C错误.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少反射光的强度,D正确.光导纤维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E正确.
答案:BDE
4.(2020·河南郑州质检)(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无关 B.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D.医学上用激光作“光刀”来进行手术,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亮度高、能量大的特点 E.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幅由振动能量决定,所以A项错.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B项正确.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可知C项正确.因为激光具有亮度高、能量大的特点,医学上用其作“光刀”来进行手术,所以D项正确.因为机械波传播时需要介质,所以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E项错误.
答案:BCD
5.(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气泡看上去比较明亮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了衍射现象 B.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可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来减弱橱窗玻璃表面的反射光 D.红色和蓝色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可能相同
E.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解析:水中的气泡看上去比较明亮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气泡时,有一部分光发生了全反射现象,选项A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只能产生恒定的磁场或电场,不能形成电磁波,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一定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的,选项B错误;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可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来减弱橱窗玻璃表面的反射光,选项C正确;红色和蓝色激光频率不同,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
1
时波速不同,波长不同,而红色和蓝色激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可能相同,选项D正确;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选项E正确. 答案:CDE 6.(2020·陕西渭南二模)(多选)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玻璃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所示,则关于a、b两束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 B.增大入射角时,a光首先发生全反射 C.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D.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E.分别用这两束光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于b光 解析:a光的偏折小于b光,所以对a光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增大入射角,b光首先发生全反射,A正确、B错误.折射率大,频率大,所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C错误.根据c=λf知,la光的波长长,再由Δx=λ,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于b光,D、E正确. d答案:ADE 7.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并选用缝间距d=0.2 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 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1)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2(a)所示,图2(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2(b)中游
2
标尺上的读数x1=1.16 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3(a)所示,此时图3(b)中游标卡尺上的读数x2=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 mm;这种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 nm. 解析:(1)由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可知x2=15.0 mm+1×0.02 mm=15.02 mm; (2)图2(a)中暗纹与图3(a)中暗纹间的间隔为6个, x2-x115.02-1.16故Δx== mm=2.31 mm; 66LλdΔx0.20 mm×2.31 mm2由Δx=可知λ===6.6×10 nm. dL700 mm2答案:(1)15.02 mm (2)2.31 6.6×10 [能力提升练] 8.(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两种颜色不同的可见细光束a、b,垂直于底边从空气射向玻璃,光路如图中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B.a光和b光由空气进入玻璃棱镜后频率都变小 C.a光和b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D.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 E.a光和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由玻璃射向空气,若逐渐增大入射角,则b光先发生全反射 解析:两束光在直角边的入射角i相同,折射角ra
3
解析: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实验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会导致图象的横坐标变大,但对应的时间仍不变,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相同,选项A错误;由图B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f跟固有频率f0相同时,才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才最大,跟固有频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小,选项B正确;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选项C正确;泊松亮斑是光绕过圆形挡板后衍射形成的图样,选项D错误;由图E可知,该波的波长是4 m,则周λ4期T== s=0.02 s,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经0.01 s,即半个周期,a恰好到达负的最大位移v200处,通过的路程为0.4 m,选项E正确. 答案:BCE 10.(2020·辽宁本溪联合模拟)(多选)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放置的光屏,沿O1O2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玻璃体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B.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 C.在该玻璃体中,A光比B光的波长长 D.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E.A光从空气进入该玻璃体后,其频率变高 解析:通过玻璃体后,A光的偏折程度比B光的小,所以该玻璃体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而折射率越大,光的频率越高,所以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低,由c=λf知,A光的波长比B光c的长,A、D正确,B错误.根据v=可知,A光的折射率较小,则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大,波长较长,nC正确.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E错误. 答案:ACD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