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1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1课时——勾股定理(1)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代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2、知道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弦的含义,能说出勾股定理,并用式子表示; 3、能运用勾股定理理解用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知道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弦的含义,能说出勾股定理,并用式子表示。 教学难点:能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代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勾股定理的探究: 1、 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探索勾股定理: 探索一:剪4个与图1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 再将它们拼成如图2所示的图形。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 又可以表示为 。 ∵两种方法都是表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 ∴ = 即 = ∴
2、将图2沿中间的正方形的对角线剪开, 得到如图所示的梯形:
直角梯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
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可以表示为: ;
利用“直角梯形的面积”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的关系,可以得到:
= + + ∴ = 即 = ∴
22?2?2(用字母表示)
?2?2(用字母表示)
1
3、 利用代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探索一:如图一,观察图中用阴影画出的三个正方形(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
∵S1?S2= ,S3= ; ∴ = 即:
探索二:利用右图画出一个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C=3厘米、BC=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 (1)用刻度尺量出斜边的长AB= 厘米, (2)计算: AC2?BC2= = AB= = 即:3、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 公式变形: c= , a
22
??(用字母表示)
2??(用字母表示)
= , b
2
=
(二)讲授新课: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1. 在Rt△ABC中,∠C=90°.
(1) 已知a=6, b=8,求c; (2) 已知a=2, c=5, 求b. 解:(1)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c
2
= = =
∴c =
(2)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b
2
= = =
∴b=
(三)课堂练习:
1、在Rt△ABC中,∠C=90°.
(1) 已知 a=3,b=4,求c; (2) 已知c=10, a=6,求b.
2
解:(1)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2)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c= = = ∴b= = = ∴c = ∴ b=
2.求下列图中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
8CAcB2215a2?___________f2?___________c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a?_____?f?_____?c?_____
3、在,∠C=90°,
(1)若a=6,b=8,则c= ; (2)若c=13,b=12,则a= ; (3)若a=4, c=6,则b= 。
4、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 ,则斜边长为 。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长为17cm,一条直角边的长为5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
6、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周长为 。
7、已知△ABC中,∠B=90°, AC=25cm,BC=24cm,求AB的长. 解:由∠B=90°知,直角边是 , 斜边是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AB=
8、如图,△ABC中,AB=AC,BC=8,中线AD=3。求AB的长度。 解:∵△ABC中,AB=AC,AD是中线
∴∠ADB=
2ABD3 C BD= = = 在Rt?ABD中,∵AB=
∴AB=
9、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高和面积。
2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