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编辑教程(简化版)
新闻编辑与实务,《新闻编辑教程》简化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151班委 制 2016.12.4 (此电子文档仅供参考,复习详见教材)
第一章 绪论
采编和分工的出现是为了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第一节:新闻传播与新闻编辑
a.新闻传播的主要环节与基本业务:采写与编辑 b.编辑工作的主导性体现在报道的定位上;
★报道定位: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征所作的总体规范
报道定位也是采编的基本思想与原则,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方向、质量与特色。 c.编辑工作的主导性体现在报道的策划上;
d.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整合是在筛选和整理基础上的组合。{各篇报道组合在一起,产生了单篇报道所没有的主次、对比、联合和互补等关系,产生了单篇报道所没有的信息。} e.新闻把关:从新闻的修改、选择、标题到报道的配置及合成,每个环节都要把关。 f新闻传播的主导性、整合性、把关性,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特征所在。
第二节:新闻编辑与互联网络
a.编辑新要求:广泛吸收和时刻关注网上新闻资源、搜索和跟踪网上新闻信息的职责; b.编辑思维与观念的变化:
1.熟悉平面思维和线性思维,懂得超文本四位及发散思维; 2.树立互动传播新观念;
c.编辑手段与方式的变化:兼收并蓄,囊括所有,编辑方式动态化;
d.网络新闻编辑特点:工作量大、节奏快、注重多媒体、多层次表现、动态性、交互性和技 术性等。
第三节:媒介融合与新闻编辑 ★★★★★a.媒介融合
广义:指所有媒介及其功能、所有权、组织、资本、传播手段等有关要素的结合; 侠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合作和联合;
优势:能使大众传媒延伸生产价值链,释放潜能,提高新闻的生产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拓展受众群体,增加盈利来源,扩大社会影响。 b.新闻编辑面临的新课题:
1.技术层面;2.内容层面;3.角色层面
第四节 新闻编辑的基本修养
良好的综合素质:高度的责任意识(社会效益优先、维护真实性、消除新闻报道的副作用、务举大纲,也为小察);广阔的知识视野(知多易识新,知多易辨错、扩充知识面、跨领域学习、会外语与计算机);执着的探索精神(关注生活、拓展领域)
第二章 报道的定位
第一节 报道定位的依据
报道定位的依据主要根据媒体自身和受众对象方面的实际情况: A.媒体因素:性质(政治、思想、政策等)、层级(层级高,视野广)、物质条件(设备等) 传播时间(晚报、日报)
B受众因素:<离开了受众,新闻媒体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发展就更谈不上了> 四大受众:基本受众(调查、测定)、标准受众、目标受众、优势受众 报道定位应当尽力固化基本的受众群体,在此基础上,吸纳潜在受众; 从媒体自身的特点和长处出发,报道定位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第二节 编辑报道定位的要领
★★★★基本要领、编辑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坚持正确导向(科学、高尚、健康,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积极向上)、满足受众需求(倾听民意、关注民意、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为人民服务、满足人名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也是报道定位的核心】)、体现自身特色(突出报道定位的个性、平实中见深刻、具有思想性、前沿性)。(缺一不可)
★总的要求:适应社会需求,体现自身特色。
第三章 报道的策划
第一节 报道策划的概念
a.报道内容:报道什么、怎样报道的思考与设想;追求创意和良谋、着眼于报道效果的优化。 b.报道策划重在前期的智谋投入,其明显优势在于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和时效性;
c.打破传统观念,赋予新的认识;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第二节 报道策划的原则
取信原则(首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 立异原则(立异出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应变原则(讲究灵活性,随机应变,及时修改原有方案,增加适应性;) 集思原则(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提高效率;)
第三节 报道策划的类型
A阶段性策划:阐明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确定报道要点和重要选题,并根据竞争态势,提出创新举措和创优项目(时间跨度大、覆盖面广、宜粗不宜细) B.专题性报道策划:
(围绕某一主题或事件所作的系统报道,把既定的选题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 C.及时性报道策划:(突发时间或突发信息的报道)
第四节 报道策划的方法
A系统方法:对报道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关系和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B.参考方法:通过对比,吸取教训,评估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或观念,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实践。
C.逆向方法:即运用逆向思维,给人以新感觉,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务;
第五节 :讨论问题的组织 略
第四章 新闻的确认
新闻的确认,就是确定哪些新闻可以传播
第一节 新闻选择的重要意义 A.是实现报道宗旨的基本保证
我国: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 B.是形成报道特色的基本保证→通过选择
C.是提升报道水准的基本保障(新闻选择关系到报道的方向、特色、质量)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基本依据
“双重评价”及“八看说”见教材P76 A.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导和约束社会日常活动的公共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 a.遵守整治规范(政治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主导) b.遵守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主体)
c.遵守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受众需要:满足受众需要应该成为新闻选择的主要依据; a.受众需要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 b.热点新闻特点:(反映热点事件,涉及大众利益,反映案件或灾祸) c.及时地、动态地了解受众需求的变化;
第三节 新闻选择的注意事项 A要有全面的观点:
a.不能只看到新闻中积极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消极一面; b.不能只看到新闻中消极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中可以转化为积极的一面; c.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用开放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来看待事物;
B.要有平衡的观点: a.重点与一般的平衡;
b.领域、行业及其各构成要素的平衡; c.肯定性因素与否定性因素的平衡;
第五章 新闻的发掘
——(不仅是对已传播的新闻进行深入采访和跟踪报道,也包括对已传播的有些信息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新的原创新闻) 第一节 新闻的综合与解读 A.聚焦热点话题; B.聚焦重点报道;
第二节 网民反馈信息精选
A.精选新闻跟帖; B.精选微博信息; C.精选多个来源;
第三节 异介介质信息的转换 所谓异介质信息的转换,是指将某一介质承载的信息生成为其他介质显示的信息,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要。 A.自我性转换
新闻媒体或机构自身传播的信息进行不同介质的转换,旨在提高新闻的利用率,丰富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B.引进性转换
对其他新闻媒体或机构传播的信息进行不同介质的转换,旨在为我所用,扩大新闻来源
第四节 新闻排行榜的运用 见书P
第六章 新闻的梳理
对选定的新闻进行净化和优化处理 第一节 新闻梳理的下限
新闻梳理的首要任务,是要纠正新闻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差错和问题; A.纠正各种差错
a.事实性差错(违反常识、不合情理、主观想象、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以偏概全) b.政治性差错 c.知识性差错 d.文字性差错
B避免各种不当
a.内容方面不当(提法不当、做法不当、泄露内情) b.用词不当
第二节 新闻梳理的优化
新闻的梳理必须纠正差错的问题,尽可能完善新闻的表达,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A凝聚主题
a.主题集中(确立一个中心,不能多中心) b.削枝去蔓,突出主题
c.选材以少胜多(材料不在多,在精) d.精简过程(进行压缩及必要的概括) e.详略得当(要求叙述详略得当)
B凸显精华
a.改变体裁,调整结构; b.取其一点,独展所长; c.化整为零,各显其要; d.分层加工,链接建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