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3:13:32

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来源: 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8. 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19.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层次。

20. 作者认为后流派时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 【答案】18. 举例论证、类比论证,

例举书法线条和京剧水袖、唱腔、武功等具体的程式元素可被独立欣赏,并进行类比, 论述程式虽然在是“戏”中建构起来的,但是可以拥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使论述更具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19. ①首先,作者提出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话题。(①) ②接着分析戏和技的关系,(②③)

③然后分析正确认识“戏”与“技”关系的意义。(④)

④最后提出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消除“戏”与“技”的割裂关系的建议。(⑤) 20. 刻体察剧情与人物;②顺应时代审美需求;③巧妙运用程式。 【解析】

1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用分析。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就像”,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将“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进行类比。结合后面内容“‘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分析,论述程式虽然在是“戏”中建构起来的,但是可以拥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1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论述思路分析。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论证的过程越复杂,步骤越多,这些词运用得越多。结合文本第一段内容分析,作者提出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话题;“在‘戏’中建构起的‘技’的确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分析“戏”和“技”的关系;“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分析正确认识“戏”与“技”关系的意义;“相信这种‘戏’与‘技’的割裂状态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

13

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消除“戏”与“技”的割裂关系的建议。 2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筛选、分析、概括。后流派时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内容主要集中在文本第四节,结合内容分析,“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等。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要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本题的块应该集中在中间段落中。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七、作文

21. 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随着时空的变化,有人认为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已经或正在改变,需要调整当初的认知或做法。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历史更新又换代,文明转眼几千载。只有创新才能拔开人们遇到的障碍。 ——题记

一张阿大家的葱油饼,一串老北京的糖葫芦,一碗老北京的炸酱面......是经过岁月的碾压而留存下来的积淀。它们不仅仅是小吃,更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是可寻找到的心灵慰藉。它们有权为更多的人来创造回忆,但这样就足够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我看来,就这家葱油饼店而言,应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里所谓的“新”并不是什么都要“新”。你可以在坚守原味的基础上去改变经营的模式与策略,进而广受大众欢迎。就拿“排队需要时间太久”这个问题来说,就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让客人在网上下单,在不改变原有口味的前提下,送货上门,这样不是可以省去排队时间吗?还比如口味问题,可以推出多种口味,就有具有时代记忆的原味葱油饼,也有清新健康的现代葱油饼等多种口味,这样可以由顾客自由选择,这与坚持原味并不冲突,而且还能增加客流量,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固守根本不是可采取的有力生存模式。中国古代的清朝正是因为闭关锁国,几乎

14

与外界失去联系而落后于世界之林。再看现代中国,积极创新,“墨子号”的成功入轨让我国成为第一个应用量子通信的国家,“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大功告成,让中国开了“天眼”,与外星文明建立了联系。凡此种种,无不揭示了创新是多么重要的武器,大胆的想象与创新让我们过上了这么便捷的生活,要知道这些都曾是古人的想象啊!

历史为我们留下的记忆是很宝贵,也是一方净土,但我们不能因为固守一方净土而不去大胆地展望未来。而如果只是坚持原有的思想就很难去跟随时代的潮流。不仅仅是一家葱油饼店如此,一个国家乃至民族更是如此。

初心与创新并不冲突,要勇敢地迈向属于未来的路。 ——后记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是一句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随着时空的变化,有人认为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已经或正在改变”,我们应该树立发展的观点,世间的万物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观念等;我们的认知产生的行为与客观世界是交互、相互影响的,不同的行为就受到了客观世界不同的反馈,所以感受到的是不同的世界;事物的新旧更替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我们应该遵守规律等。

“需要调整当初的认知或做法”,世间万物的不断变化,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点看世界了。适合的话题可以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观点、适应世界的变化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这个世界由自己的认知与客观世界相互影响形成。要建造理想的世界,就要持续主动的学习,更新对自己有用的概念。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附加题: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其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其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

15

不甚爱惜云尔。后人习闻其说,奉为金科玉律,绝无独具只眼,得其真正佳胜者。流弊所及,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选自况周颐《蕙风词话》)

22.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23. 北宋词人中,《小山词》的作者是_____,《清真词》的作者是_____。 24. “手高眼低”在文中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22. 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答案】

/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23. (1). 晏几道 (2). 周邦彦

24. 自己的词作水平很高,对别人词作的评价却不恰当。 【解析】

2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注意“昔”“后生”,两个“巨公大僚”之间需要停顿,结合句意断句。不单单是埋没了当初那些贤达高人们的精妙道理,而且也耽误并恶劣影响了后世人的效法和学习,北宋时期的那些享有超高声誉、著名美好的词作者们,十有八九是那些王公大官,王公大官们平时所欣赏并给予重视的东西,本来就不能够和不足以当做正确标准来参考,诗词更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而已。

2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文学常识。主要靠平时识记积累。《小山词》由晏几道所著,于元祐四年(1089年)被晏几道所整理成书。《清真词》,周邦彦所著。

2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内容分析。“手高眼低”的意思,结合后面内容“其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其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云尔”分析,“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自己的词作水平很高;“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对别人词作的评价却不恰当。 二、名著阅读题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来源: 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8. 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19.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层次。 20. 作者认为后流派时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 【答案】18. 举例论证、类比论证, 例举书法线条和京剧水袖、唱腔、武功等具体的程式元素可被独立欣赏,并进行类比, 论述程式虽然在是“戏”中建构起来的,但是可以拥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使论述更具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19. ①首先,作者提出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话题。(①) ②接着分析戏和技的关系,(②③) ③然后分析正确认识“戏”与“技”关系的意义。(④) ④最后提出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消除“戏”与“技”的割裂关系的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