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教案
起? 类比得到: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请用圆规、直尺作一条线段AC ,使AC=a 第二种方法是:叠合法 方法:先把两条线段的一端重合,另一端落在同侧,根据另一端落下的位置,来比较。 注意:起点对齐,看终点。 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1、度量法——从“数值”的角度比较。工具:刻度尺 2、叠合法——从“形”的角度比较。工具:圆规 三、练一练 四、中点定义及表示方法。 情境3: 我们将一根绳子对折,可以得到一个点,这个点将这条绳子分成了两根相等的绳子。如果我们把这条绳子看作一条线段,这个点就把这条线段分成了两条相等的线段,这个点就是这条线段的中点。 9
五、小结 教 后 反 思
10
执教人 周训鹏 教学目标: 执教时间 第三课时:角 备 课 环 节 课 题 个人建议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 认识角的表示 2、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用字母表示角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度、分、秒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 1、 2、 多媒体课件投影课本P126插图 提出问题:还记得什么是角吗?观察图形, 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 3、 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概念,明确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两条射线有公共的端点。根据角的特征,在图中找出角。 11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理解角的概念,在图中找出符合角的特征的图形,并与同伴交流 4、 提出问题:你能说一说生活中的角的实例吗? 学生活动:全班大胆发言,同伴交流 二、 想一想,用字母表示角 CB21BO图1CBOαβAO 图2A 图3A 1、 情境引入:投影一种远古恐龙在漫步时,它的身体与地面总是保持一定的角度,以利用自己长长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设恐龙的眼睛为点A,脚与地面的接触点为B,恐龙正前方的地面上一点C,你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这个倾斜角吗?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