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强夯试验段方案
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XPS-3标段
第二项目部 (DK156+122~DK200+000) 地基处理(强夯)试验段
施工方案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OO九年三月 甘肃·泾川
1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
地基处理(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目的
明确地基处理范围内强夯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强夯施工作业,保证地基处理质量。
二、编制依据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路基工点设计图》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路基设计通用图》 三、试验段地点
西平铁路DK181+700~DK182+000段范围地基处理施工。 四、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⑴场地平整,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⑵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有无地下构造物和管线及临近房屋,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
⑶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强夯宽度为路堤坡脚外2m范围内),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夯前标高,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
⑷施工前已选定DK181+700~DK182+000段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
2施工工艺 2.1确定施工参数 ⑴机械设备的确定
2
强夯施工采用20t以上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单位击能采用2000KN.m/M2,夯锤直径选用2.4m。夯锤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
⑵夯锤落距确定
锤重按下式初步确定: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1/2,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 锤重(kN)×落距(m )=单位夯击能(kN·m)
⑶夯击遍数的确定及夯击数量
夯击遍数设计一般点夯3遍,满夯2遍。,具体工程根据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要求,以试验结果确定。一般第Ⅰ遍隔1点跳夯,第Ⅱ遍补第Ⅰ遍空隙,第Ⅲ遍补Ⅰ、Ⅱ遍空隙,点夯完成后,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达到锤印彼此搭接:该试验段夯击数量10150m2.
⑷夯击次数确定
强夯施工每一遍内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一般为5-15次)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同时满足:单位夯击能不小于2000kN·m/m2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强夯基坑内每个夯点的累计沉降量不得低于试夯时各夯点平均夯沉量的95%;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使起锤困难这三个条件,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每个夯击点安排专人检查和记录击数,保证强夯质量。
⑸夯击点的布置方案
夯击点布置与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取4.5m、5.0m、5.3m三种,最终确定最佳夯点间距。
3
1 3 1 3 1 3 1 4.5m 4.5m 3 2 3 2 3 2 3 1 3 1 3 1 3 1 3 2 3 2 3 2 2 1 3 1 3 1 3 1 点夯3遍平面布置示意图
①. 1为第一遍夯击点 ② 2为第一遍夯击点 ⑶ 3为第一遍夯击点
⑹夯击遍数间隔时间确定
具体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凡是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夯坑周围出现较大隆起时,不能继续夯击,要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在一遍中若干夯击次数后出现上述情况,也要遵循这一要求,停止夯击,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一般黄土夯击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对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少于3~4周,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工艺性试夯确定。施工时首先保证夯击遍数间隔时间,并做详细记录,其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流水顺序,安排合理的流水节拍,力争使各区段间达到连续夯击。杜绝间隔时间未到就强行施工现象,确保强夯质量。
2.2强夯施工
对夯击点依次夯击完成为第一遍强夯施工。在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压路机碾压两遍后进行测量布置夯击点位置及水准测量。第二次按设计选用已夯点间隙中间,依次补点夯击为第二遍,以下各遍均按设计在中间补点,最后一遍锤印彼此搭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