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积单位的认识
体积单位的认识
主备人:高向红 教学内容: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对策: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
课前准备:教师:正方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模型、3把米尺 学生:学具盒(1立方厘米正方体数个)、1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小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预案: 一、谈话导入
1、师:升入六年级,我发现好多同学都长高了,有的同学快有老师高了,找个同学来和老师比比看吧!
我高出一点,到底高出多少呢?可以用数学来解决吗? 测量身高要用什么单位呢?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回答,教师板书:厘米、分米、米
2、我们身高不一样,踩出的脚印大小也不一样吧?要测量脚印的大小需要用什么单位?(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我们俩所占空间的大小也不一样吧,谁的体积更大些?
光盘出示教材上例题8中的长正方体:这个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哪个更大些?你有什么比出大小来?
学生想办法,体会到分割成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教师光盘上演示。
4、教师说明:统一度量衡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测量体积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单位。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猜猜看,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几个?学生猜,教师板书: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你们的想法与数学家想的一样,确实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积单位(板书)
二、学习体积单位 (一) 立方厘米
1、大家猜一猜,1立方厘米会是什么样子? 生猜:既然体积,我猜应该是一个正方体。
教师说明:你们和数学家的思路完全一样。1立方厘米就是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
2、举起学具盒中的1立方厘米,看一看,1立方厘米有多大?闭上眼睛摸一摸,想象一下1立方厘米有多大。
3、生活中那样物体的大小比较接近1立方厘米? 学生举例。
4、把学具中1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任取几个,任意堆起来,看看几立方厘米有多大。
5、(教师拿出苹果)大家估计一下这个苹果有多少立方厘米? 如学生估计误差比较大,教师可用小正方体与学生校对,缩小误差。 (二)立方分米
1、师: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立方厘米。再来认识第二个好朋友,立方分米,猜一猜,1立方分米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描述(略)
师:对!数学家正是这样规定的。1立方分米正是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出示教具)
2、生活中那样物体的大小比较接近1立方分米? 学生举例。 (三)立方米
1、师: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二个好朋友,接着我们要认识立方米了。你们猜,1立方米会是什么样的? 生:(齐)棱长1米的正方体。
师:说的很好,1立方米就比较大了,我没法给你们准备教具了,就想了一个办法,我们靠墙角搭一个1立方米吧。(老师协助学生共同搭)
2、师:看,1立方米就是这么大,我们试试看,里面能进去几个我们这样的小学生。
学生边进边数。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体积单位,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师:为了国际交流方便,他们每人还有一个英文名字,介绍㎡等的写法。让学生写一遍。
三、认识容积单位
1、以前,我们认识了2个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它们与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呢?大家看,我这里有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塑料合,把它装满水,倒进个大量杯里,看看量杯的刻度,就是1升。有的标的是1000毫升。 所以1立方分米=1升(板书)
2、这里有个1立方厘米的塑料盒,里面装满水,倒出来看看,这就是1毫升,太少了,几乎看不出。 所以1立方厘米=1毫升(板书) 四、巩固练习
1、 书上第24页上第6题
引导学生体会到摆这些物体用了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它们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
2、 书上第24页上第7题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填空,再组织交流。 3、 书上第24页上第8题
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画出小正方体摆成的形状,如果画有困难,可用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再回答问题。 4、 动手操作
(1) 用粉笔先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再紧挨着画出若干条,画满1平方厘米为止。
(2) 用若干张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叠在一起,叠成1立方厘米为止。 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由线变成面,由面变成立体图形。 五、总结
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要想更熟悉他们,就要在以后的课堂和生活中的接触这些计量单位,特别是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今天大家回去看看自己的家找找自己身边有没有今天学的知识。 课后反思:
在课前思考时,我已经意识到如何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表象是本课时的难点。所以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动些脑筋。课上我分别安排了这样几次活动:第一次是让学生观察学具盒中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闭上眼睛在想一下;然后又让学生拿出若干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看看体积各是几立方厘米;再让学生看看自己的小指的第一节有多大。通过这样几次活动来建立1立方厘米的表象。第二次是请学生观察1立方分米的教具,然后请学生观察粉笔盒和其他一些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的纸盒,最后再
让学生用手比画一下1立方分米的大小。这样学生对于1立方分米有了一定的认识。第三次是用3根米尺并借助教室的墙角搭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然后组织学生观察1立方米的正方体有多大并请一些个子小的学生钻进这个框架再次感受1立方米有多大。第四次是认识1立方分米=1升时,我做实验给学生看。 整节课有了这么多的操作和观察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表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