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三化学复习巩固训练:.docx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再加1molC气体,达到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⑥错误。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化学平衡常数计算 勒沙特列原理
点评:代入平衡常数计算的数值是平衡时气相和溶液相物质的浓度;定温定容时,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比。 2.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对于同一反应,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另外反应速率的快慢与反应现象并无直接的联系,因此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检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反应速率的含义、表示方法,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3.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是增大氢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中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中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中是稀释,降低氢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答案选D。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侧重对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A
【解析】Cl2跟H2O的反应实为可逆反应。 5.A 【解析】
试题分析:A、核能有可能造成核污染,A不正确;B、把煤转化为液态燃料,例如甲醇等,可提高煤的燃烧效率,B不正确;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这些新能源,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C正确;D、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能源、煤的综合应用以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A
【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所以答案选A。 7.C 【解析】 8.A
【解析】略 9.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这是一个吸热反应,但发生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A错误;吸热反应ΔH>0,B错误;C正确;断键需要吸热,D错误。
考点:能量变化示意图,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10.D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解析】
试题分析:A.OCS中O、C化合价分别是-2价和+4价,则S的化合价为-2价,A错误;B.羰基硫分解时,碳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因此CO是还原产物,B错误;C.每有1mol OCS分解,能生成1molCO,但其体积不一定是22.4L,C错误;D.根据CO2的结构可知OCS中含有共价键,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气体摩尔体积以及化学键和电解质的判断 11.BC 【解析】
试题分析:A、石油燃烧产生CO2,A错误;B、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CO2,B正确;C、氢气燃烧生成水,C正确;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生CO2,D错误,答案选BC。 考点:考查燃料燃烧的有关判断 12.CD
【解析】依据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可知:,
即v(NH3)=v(O2),A选项错。,即v(H2O)=v(O2),B选项错。,
即v(NH3)=v(H2O),C选项正确。,即v(O2)=v(NO),D选项正确。
13.AD
【解析】根据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a点时H2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大,A正确;因图象纵坐标表示NH3和H2的物质的量,所以C点仅表示此时n(NH3)=n(H2),并没达到平衡,B错;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曲线水平,表明已达到平衡,说明两点处n(N2)应一样大,C错;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773 K时H2的转化率小于673 K时的转化率,所以D正确。 14.C 【解析】
试题分析:A.Li是活泼金属,作负极,b电极是负极,a电极是正极,该说法正确;B.根据
-+
电池体系,Li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反应式是Li-e=Li,该说法正确;C.放电时,a极中LiMn2O4中的锰的化合价发生变化,Li的化合价不变,错误;D.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该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知识。 15.A 【解析】
试题分析:形成电解池时,铁做阳极失电子,腐蚀最快,故(4)最快,其次形成原电池时,铁做负极,腐蚀较快,故(2)第二,(1)是直接腐蚀,(2)是铁做正极,被保护,故(3)最慢,故顺序为:④>②>①>③,答案选A。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相关知识 16.A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是v(正)=v(逆),其本质是指用同一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项正确,C项错误;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压强始终保持不变,压强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B项错误;D.生成Y 和生成X描述的都是逆反应速率,D项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7.A 【解析】 试题分析:等物质的量浓度和等体积的两份稀硫酸a和b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与过量的锌粉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相同,但a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锌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单质,在酸性条件下,锌、铜、硫酸可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等量的氢气的时间短,所以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图像的关系 18.B 【解析】
试题分析: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57.3kJ,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酸碱的强弱有关,正确;B、酸、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错误;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符合中和热的定义,正确;D、中和热不包括物质的溶解、电离、水合过程的热效应,只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时的热效应,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对中和热的理解 19.A
【解析】Ba(OH)2(s)+2NH4Cl(s)==BaCl2(s)+2NH3(g)+2H2O(l)是吸热反应,生成物能量高,A正确,选A。 20.(10分)(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1分) 表面积越大(1分) 1, 2(1分) (2)5 (1分) (3)反应温度(1分) 7或9(1分) (4)5(1分) 0.004mol/(L?s) (2分)
【解析】考查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及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根据实验中数据可知,实验4、5中不同的是固体的表面积,所以是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实验1 和实验2。
(2)要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其它条件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应该是是实验2和实验5。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应该是实验6和实验7或实验8和实验9。 (4)用时最少的实验5,所以反应速率最快。0.24g镁是0.01mol,所以消耗硫酸是0.01mol,起浓度是0.01mol÷0.1L=0.1mol/L,因此起反应速率是0.1mol/L÷25s=0.004mol/(L?s)。
+2+
21.(1)Fe +2H══Fe + H2↑
(2)①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②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③反应物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1)铁是活泼的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2)①实验1、2中只有硫酸的浓度不同,根据金属消失的时间可知,反应物浓度越大,反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应速率越快。②实验2、3只有金属的表面积不同,所以根据金属消失的时间可知,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③实验3、4中只有温度是不同的,所以根据金属消失的时间可知,反应物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2.(16分) (1)② 2KHCO3 K2CO3+H2O+CO2↑ (2分) (2)① B(2分)
② v(H2)=0.225 mol/(L·min) 75% 降低温度(或加压或增大H2的量等)(各2分) (3)CO2(g) + 4H2(g)=CH4 (g) + 2H2O(l) △H=—252.9 kJ/mol (2分) (4)Ba(OH)2 BaCO3的质量 (4分,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题意,饱和碳酸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取碳酸氢钾,碳酸氢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钾、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即反应①②分别是K2CO3+H2O+CO2=2KHCO3、2KHCO3 (2)①依题意,设烃分子式为CxHy,根据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 K2CO3+H2O+CO2↑;量之比和质量守恒定律,则CO2+3H2→CxHy+2H2O,根据碳、氢、氧原子个数守恒,则x=1、y=2,则生成的烃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2,只有烯烃(CnH2n)符合题意,故B正确;②读图,达到平衡的时间为10min,由于氢气的起始浓度、平衡浓度未知,不能直接求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但是图中二氧化碳的起始浓度、平衡浓度已知,能直接求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
-1-1
反应速率,二氧化碳的起始浓度、平衡浓度分别为1.00 mol·L、0.25 mol·L,则10min内二氧化碳的平均反应速率=
?c(CO2)(1.00—0.25)mol/L-2
==7.5×10mol/(L?min);由?t10min于CO2(g)+3H2(g)CH3OH(g)+H2O(g)中各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则
-2
v(H2)/v(CO2)=3/1,所以v(H2)= 3×7.5×10mol/(L?min)= 0.225mol/(L?min);依题意,可以推断反应体系各组分的(起始、变化、平衡)浓度,则: CO2(g)+3H2(g)CH3OH(g)+H2O(g)
-1
起始浓度/ mol·L 1.00 3.00 0 0
-1
变化浓度/ mol·L 0.75 2.25 0.75 0.75
-1
平衡浓度/ mol·L 0.25 0.75 0.75 0.75 氢气的平衡转化率=
?c(H2)2.25×100%=×100%=75%
3.00c(H2)起始由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二氧化碳或氢气的浓
度、减小水蒸气的浓度、缩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降低温度,都能使平衡右移,增大平衡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2)先将已知反应编号为①②,②×2—①可得未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以求得焓变,即:CO2(g) + 4H2(g)=CH4 (g) + 2H2O(l) △H=—252.9 kJ/mol;(4)依题意,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钡,则0.16g氢氧化钙溶于100g水形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由于c=n/V=m/(M?V),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水的体积,则饱和氢氧化
0.16g74g?mol—1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22mol/L,同理可得,饱和氢氧化钡溶液的物
0.1L桑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