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文言文练习--《援 》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指结交轻浮的侠客)。援前在交趾(指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你们,曹:辈)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胡乱的评论正常的法度),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褵(古代女子出嫁,母亲替女儿穿好衣服,结好佩巾,象征父母的训诫),申父母之戒,欲使曹汝不忘之耳!”
“龙伯高(名述,时为山郡长)敦厚周慎,口无择言(不喜欢讥议)、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名保,时为越骑校尉)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不论品行好坏都结交)。父丧致客,数群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堕落)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指郡将到任的时候都对他咬牙切齿的样子),州郡以为言(州郡的人都把这件事说了),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诫: 效: 辄: 类: 2.翻译文中划线句。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3.选出与“是以不愿子孙效也”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以其境过清 B 可以为师矣 C 计日以还 D 易之以百金 4.1)马援写信的起因是什么?
2)作者在信中列举龙伯高、杜季良的表现的用意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作者在信中说“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也”你同
意作者的观点吗?请简要阐述。
4)读了这封信,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