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16质量回访保修制度
1、工程施工完后,对所完工程质量要进行保修,按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保修办法》要求对工程进行保修、维护。
2、定期回访,广泛征求用户意见,对用户提出的质量问题,要做好记录,认真处理,达到用户满意。
3、在保修期内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缺陷,必须由谁施工谁维修,材料不合格由材料提供部门负责。
4、施工后的保修要认真,不能应付,要把顾客当成上帝,干完一项工程,立下一座丰碑。
5、回访、保修,由工地会同公司技术、质检、安全部门共同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交付使用。
1.17材料采购保管制度
1、材料采购人员必须要政治素质好、品质好,工作认真负责,由能吃苦耐劳的人担任。
2、采购人员对业务要有一定的建材知识,并对市场情况有必要的了解,价格要准确合理。
3、要建立健全材料进场制度,要求品种、数量、规格进行登记注册,建立材料台帐。
4、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对所进材料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5、建立健全进出库制度,材料堆放符合规范规定,有些材料要及时倒库。
6、要建立限额领料制,根据预算指标,掌握材料的发放数量,节约用料降低工程成本。
1.18质量终身制
工程在有效使用期内,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1、由项目经理负责,对全体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终身制教育。 2、对质量管理人员建立质量终身制合同。
3、由质检员的终身制系统对工程质量提供组织保证。 4、使工程由始至终都有质量负责人。 5、建立工程回访保修制度。
1.19施工技术复核制度
技术复核性的检验,是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把关,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
对工程全过程的技术复核内容、部位、方法、程序等,制定全面、详细的工作计划,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2、工序交接的检查验收; 3、工程施工中的预检复核;
开展层层评议,每施工完一层,组织质检、工长、操作人员开展质量评议,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使质量问题和缺陷不再出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