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奸巨滑 - 图文
- 1 -
第一部分 分析室一般安全知识
1.在分析室内一般要注意安全事项? ①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不准用实验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 ②养成工作后洗手的习惯,工作后洗手是为了防止有毒物质误入口中引起中毒。 ③ 严禁试剂入口,不得用嘴尝味道的方法来鉴别未知物。如需以鼻鉴别气味时,应将试剂瓶远离鼻子,以手轻轻扇动,稍闻其味即可,严禁以鼻子接近瓶口鉴别。
④ 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如曾使用毒物进行工作,工作完毕应立即洗手。
2.取样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① 必须戴安全帽和相应的防护用品。 ② 观察取样现场是否有对自己产生潜在安全危险因素。 ③ 包装产品取样时,注意堆包情况,防止滑包下伤到人。 ④ 有害气体或产生有害气体产品取样时,应注意风向,要站风向上方取样,必要时相应有害气体防毒面具和防毒服装。
3.在分析过程中,在使用电路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使用电器设备(如烘箱、恒温水浴、电炉等)时,严防触电,绝不可用湿手或在眼睛旁视时开关电闸和电器开关。检查电器设备是否漏电应用试电笔或手背触及仪器表面.凡是漏电的仪器,一律不能使用。
4.在分析过程中,在使用浓酸、浓碱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使用浓酸、浓碱,必须极为小心地操作,防止溅失。用吸量管量取这些试剂时,必须使用橡皮球,绝对不能用口吸取。若不慎溅在实验台或地面,必须及时用湿抹布擦洗干净。如果触及皮肤,马上用大量水来冲洗,如伤及皮肤应立即治疗。
5.在分析过程中,在使用可燃物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使用可燃物,特别是易燃(丙酮、乙醚、乙醇、苯、金属钠等)时,应特别小心。不要大量放在桌上,更不应放在靠近火焰处。只有远离火源时,或将火焰熄灭后,才可大量倾倒这类液体。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不准在火焰上直接加热,只能在水浴上利用回流冷凝管加热或蒸馏。
6.在分析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在分析过程中, 在实验室中能放出C2H2、HCl、CH2CHCl、Cl2、H2S、SO2、NH3等及其他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橱里进行操作。
7.在使用玻璃仪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①使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尽可能避免与硬物碰撞。 ②用于加热的玻璃仪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裂缝以防在加热过程中爆裂。 ③尽量避免有破损玻璃仪器,以防在使用过程中切割伤人。 ④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插入或拔出胶塞、胶管和折断玻璃棒、玻璃管时均应垫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割伤人。
8.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如乙醚、丙酮、浓盐酸、硝酸、氨水)时,尤其在夏季或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盖上湿布再打开,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柜内进行。
9.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温度过高时应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引起爆炸和烧伤事故。
10.取下正在加热至沸的水或溶液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取下正在加热至沸的水或溶液时,应先用瓶夹或用毛巾包裹着将其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以防爆
- 2 -
炸,飞溅伤人。
11. 停止供水、供电、供煤气和离开实验室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实验室停止供水、供电、供煤气时,应立即将水源、电 源、气源开关全部关上,防止恢复供水、电、气时由于开关未关而发生事故;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门、窗 、水、电、煤气及各种压缩气管道等是否安全。
12.在分析过程中,碰到高温物体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在分析过程中,碰到高温物体,要用坩埚钳移取高温物体,刚从高温炉取出的高温物体如坩埚、磁舟等,要放在耐火石棉板上或磁盘中,附近不得有易燃物品。
13.操作中易发生爆炸,或有溅洒热的或腐蚀性液体时应注意安全事项?
操作中易发生爆炸,或有溅洒热的或腐蚀性液体的可能时,要使用防护挡板(透明塑料板、厚玻璃或金属等不易破碎的材料制成),戴防护眼镜,第一次试验时要用最少试剂量进行,并小心观察反应过程是否安全。
14. 测定过程产生汞废液应注意哪些事项?
汞废液是有毒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中,要回收到专用收集废液桶,通过废液无毒处理成硫化汞再排到水沟中。
15.使用铬酸洗液应注意哪些事项? ① 倒进倒出要必须极为小心地操作,防止溅失;用吸量管量取时,必须使用橡皮球,绝对不能用口吸取。
②若不慎溅在实验台或地面,必须及时用湿抹布擦洗干净;如果触及皮肤,马上用大量水来冲洗,如伤及皮肤应立即治疗。
③盛装过还原性较强药品的玻璃仪器,先用水粗洗再用铬酸洗液来洗,减少铬酸洗液失效。 16. 打破水银温度计该如何处理? ①马上撒上硫磺粉,以减少水银挥发,后把硫磺粉和水银一起打扫干净; ②打开门和窗进行通风,尽可能减少水银蒸气的浓度。 17.如果不慎出了相当量的易燃液体,则应按下法处理 l)立即关闭室内所有的火源和电加热器。 2)关门,开启小窗及窗户。
3)用毛巾或抹布擦试撤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拧到大的容品中,然后再倒入带塞的玻璃瓶中。 18.实验室急救
在实验过和中不慎发生受伤事故,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1).受玻璃割伤及其它机械损伤:首先必须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或金属等物碎片,然后用硼酸水洗净,再涂擦碘酒或红汞水,必要时用纱布包扎。若伤口较大或过深而大量出血,应迅速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立即到医院诊治。
2).烫伤:一般用浓的(90 ~ 95%)酒精消毒后,涂上苦味酸软膏。如果伤处红痛或红肿(一级灼伤),可擦医用橄榄油或用棉花沾酒精敷盖伤处;若皮肤起泡(二级灼伤),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若伤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三级灼伤),应用干燥而无菌的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急送医院治疗。
3).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钠、钾等触及皮肤而引起灼伤时,要先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5%硼酸溶液或2%乙酸溶液涂洗。
4).强酸 :如浓盐酸,浓硫酸、溴等触及皮肤而致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以5%碳酸氢钠溶液或5%氢氧化钴溶液洗涤。
5).若酚触及皮肤引起灼伤,可用酒精洗涤。
6).若氯气,氯化氢,氯乙烯或乙炔中毒时,应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若严重时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7)水银容易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以经皮肤直接吸收而引起积累性中毒。严重中毒的征象是口中有金属味,呼出气体也有气味;流唾液,打哈欠时疼痛,牙床及嘴唇上有硫化汞的黑色;淋巴腺及唾腺肿大。若不慎中毒对,应送医院急救。急性中毒时,通常用碳粉或呕吐剂彻底洗胃,或者食入蛋白(如1升牛奶加三个鸡蛋清)或蓖麻油解毒并使之呕吐。
- 3 -
8).触电:触电时可按下述方法之一切断电路:
a关闭电源;b用干木棍使导线与被害者分开;c 使被害者和土地分离,急救时急救者必须做好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手或脚必须绝缘。
19 .实验室灭火法
实验中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首先立即切断室内一切火源和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常用的方法有:
1).在可燃液体燃着时,应立刻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器,防止扩大燃烧。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石棉布、湿布、铁片或沙土覆盖,隔绝空气使之熄灭。但覆盖时要轻,避免碰坏或打翻盛有易燃溶剂的玻璃器皿,导致更多的溶剂流出而再着火。
2).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土扑灭。绝对不能用水,否则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
4).金属钠着火时,可把砂子倒在它的上面。
5).导线着火时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切断电源或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6).衣服被烧着时切不要奔走,可用衣服、大衣等包裹身体或躺在地上滚动,以灭火。 7).发生火灾时注意保护现场。较大的着火事故应立即报警。
第二部分 工艺流程
第一节 氯碱工艺流程
一. 一次盐水
第一次除不溶物、钙、镁、硫酸盐、
Ca2++CO32- → CaCO3 ↓ Mg2+ +2OH- → Mg(OH)2↓ 二. 中间配制溶液分析
次氯酸钠、亚硫酸钠、氯化钡、氯化铁、氢氧化钠、碳酸钠 三. 二次盐水
除ClO- 、过滤、调节pH值、树脂吸附
1. ClO- + Na2SO3 → Na2SO4+Cl- 2. 过滤除CaCO3和Mg(OH)2 四. 离子膜电解 1. 阳极反应
2Cl--2e→Cl2 ↑ 4OH--4e→O2+2H2O 6ClO-+3H2O-4e → 2ClO3-+4Cl-+6H++
2O2 32. 阴极反应
2H2O +2e →H2 ↑+2OH-
3. 总反应:2NaCl + 2H2O → 2NaOH+H2 ↑+Cl2↑ 五. 氯化氢制备 1. 氢气净化
2. 氯气净化和干燥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