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月份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案例一 (15分)
患者,男,35岁,工人。患者在2004年2月无明显诱因表现话多,无故指责他人。称自己能升官发财,能当局长,能做生意、多赚钱,无控制地买东西,散发给陌生人。对人一见如故,讲话滔滔不绝,难以打断其话题,内容多为自催自擂。别人稍不如他意,就发脾气、骂人,有时甚至动手打人。活动多,爱管闲事,整日忙碌,有时站在马路上指手画脚,不认为自己有病需要入院治疗。经服用氯丙嗪等药物数周后“痊愈”,于2005年5月出院。
患者出院之后3次复发而反复住院治疗。每次症状基本相同,均为活动多、兴奋、话多、夸大、易发怒。经口服碳酸锂、氯丙嗪,电休克等治疗后“痊愈”出院。病情缓解后,自知力恢复,生活劳动基本正常,无残留症状。(1)、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3分)
2)、提出针对此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5分)
3)、制订对该患者的护理
措(7分) 参考答案: 1、诊断:躁狂症
2、主要护理诊断:(1)有对他人施暴行为的危险 与易激惹、好挑剔、过分要求受阻有关 (2)生活自理缺陷 与躁狂兴奋、无暇料理自我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兴奋消耗过多、进食无规律有关 (4) 睡眠形态紊乱入睡困难、早醒 与精神运动性兴奋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 与易激惹、活动过多、好挑剔有关 (6)自我认同紊乱 与思维障碍(夸大妄想)的内容有关。
3、护理措施:(1)保证安全,严防意外 A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首先的护理措施。陈设简单、空间宽大、环境安静 B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减少刺激、发现先兆、稳定情绪 (2)满足生理需要:营养供给、个人卫生、睡眠、排泄 (3)满足心理需要:尊重、治疗性沟通等 (4)症状护理:引导患者把过盛的精力运用到正性的活动中(健身器运动、跑步、写作、画画) (5)保证药物治疗的顺利实施:了解依从性、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6)健康教育:疾病知识、药疗知识、病情观察、预防复发、培养健全人格。
案例二:(25分)
患者:李某,女,24岁,大专文化,无业家族史:外祖父曾表现精神不正常,具体不详。个人史:独女,适龄上学,学习成绩一般,个性强,内向,好面子,否认烟酒史,否认重大精神刺激,无特殊兴趣爱好,未正式交男友,月经正常。既往史:5年前曾患急性肝炎,半年后治愈,否认药物过敏史。现病史:2008年2月无原因辞工
5
作,并渐出现失眠,说话乱,9月以后病情加重,说耳边总能听到说话声,自言自语,有时发脾气。近2个月有时不吃母亲做的饭,经常无故外跑,晚上不睡,有时恐惧紧张,一周前曾用刀要扎自己。问其为什么,患者拒绝回答,让其看病,则不承认有病,且拒绝就诊。因家人怕患者出现意外,送医院住院治疗。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患者神志清楚,被动接触,衣着尚整,定向力可,患者称眼前看见人影,有时是人头,还能听到讲话的声音,是在耳边听到的,男女分不清,白天晚上都有,有骂自己也有夸自己的,患者还称总觉有人在弄自己的手,拧自己的手,感觉痛、麻、;电扎、电打,脸上有时也有类似的感觉。问患者为什么辞职,为什么不吃母亲做的饭,为什么有时恐惧紧张。患者称感觉同事、邻居总在背后议论自己,要杀自己,琴高娃才是自己的妈妈,又称总想把饭扔了,;晚上总说话;妈妈被人控制;大家都害怕我;问患者为什么用刀扎自己,患者称有一种力量控制自己,死就死吧,且边说边笑,患者还称是他们强迫我来这的,我没什么不好。请根据以上病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现病史及主诉,试分析该患者有哪些精神症状?(2)该患者在精神障碍分类中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3)提出针对此患者的护理诊断。(4)制订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
1、类神经症的症状,多疑,语言行为的改变,思维形式障碍,妄想,思维逻辑障碍,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幻听。
2、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3.护理诊断:(1)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与幻听,妄想,精神运动性兴奋有关 (2)思维过程改变 与心理冲突,判断力障碍有关 (3)知觉改变 与精神压力,严重焦虑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 与思维过程改变有关 (5)社交活动障碍 与妄想,精神衰退有关 (6)睡眠型态紊乱 与心理压力 幻觉有关 (7)不合作 与幻觉。自知力缺乏有关
4.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保证营养供给,对妄想症患者,怀疑餐中有毒,可以让别人先吃几口,消除其顾虑。保证充足睡眠,营造好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太兴奋,去除各种影响入睡的不良刺激。(2)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倾听,尊重患者的人格,给患者多解释,取得其信任 (3)安全护理 掌握病情 观察幻觉妄想的内容及情感表现,对异常行为要及时制止,加强巡视,安全管理 (4)健康教育。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