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云浮市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化学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云浮市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化学试题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3:00:48

广东省云浮市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 如图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A.固体质量 B.催化剂 C.温度 D.浓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盐酸的体积、浓度相同,镁条的质量相同,水温不同,故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 故选C。

2.海水制取的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现要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某化学小组通过下列实验进行提纯;

关于X、Y、Z试剂选择,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一组试剂是( ) A.HCI、Ba(OH)2、Na2CO3 B.Ba(OH)2、 HCI、Na2CO3 C.Na2CO3、Ba(OH)2、HCI、 D.Ba(OH)2、Na2CO3、HCI 【答案】D 【解析】 【详解】

将含有杂质的氯化钠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然后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得到的固体有硫酸钡、氢氧化

镁、碳酸钙和碳酸钡;滤液中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氢氧化钠、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并可以除去氯化氢。由以上分析可知,试剂X是氢氧化钡溶液、Y是碳酸钠溶液、Z是稀盐酸。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符号“Cu”既能表示该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 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答案】C 【解析】

A、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错误 B、海绵能吸水,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错误

C、Cu是元素符号,既能表示铜这种物质,又能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1个铜原子.故正确

D、因为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错误 故选C

4.对下列实际问题或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人用力推箱子,即使箱子未动人对箱子也做了功

B.乙图:渔民叉鱼时,下叉的位置低于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丙图:可以利用此装置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D.丁图: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图:人用力推箱子,箱子未动人对箱子没有功,解释错误;

B、乙图:渔民叉鱼时,下叉的位置低于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解释错误; C、丙图:通入气体的方向错误,不可以利用此装置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解释错误; D、丁图: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解释正确。

故选D。

5.C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发生变化 C.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D.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3种元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水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在120 °C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原则,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原则可知,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发生变化,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金原子对一氧化碳分子有吸附作用,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有催化作用,可以对吸附的CO起催化作用,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元素有钼元素、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金元素,因此,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4种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6.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 B.净化后可得纯水 C.证明水的组成

D.吸收大量热

【答案】C 【解析】

A、水蒸发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错误;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可以证明水的组成,正确;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不是吸热,错误。故选C。

7.有 a、b 两组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 组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 组是纯净的氯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a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即a反应快,但a中氯酸钾的质量小来解答。 【详解】

因a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b为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 由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a反应快,时间短, a中混有二氧化锰,则a中氯酸钾的质量小,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小, 显然只有D符合。 故选D。 【点睛】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广东省云浮市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 如图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A.固体质量 B.催化剂 C.温度 D.浓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盐酸的体积、浓度相同,镁条的质量相同,水温不同,故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 故选C。 2.海水制取的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现要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某化学小组通过下列实验进行提纯; 关于X、Y、Z试剂选择,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一组试剂是( ) A.HCI、Ba(OH)2、Na2CO3 B.Ba(OH)2、 HCI、Na2CO3 C.Na2CO3、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