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新石器时代古玉溯源

中国新石器时代古玉溯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0:04:07

中国新石器时代古玉溯源(考古地质学新篇之一)

王学孟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江苏南京 210018)

摘要:根据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土玉器的分布范围,针对相关区域的地质

构造特征及软玉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区成矿预测。借此,对我国新石器时代古玉的来源做了探索。 关键词:考古地质;新石器;古玉溯源。

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82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精美的玉玦,从而揭开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玉文化序幕。相继在中华大地上逐步演生了绚丽多姿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江淮文化、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等玉文化中心,它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增添了灿烂的光辉。然而,多年来这些古玉的来源其说不一。甚至于推演出种种难以让人理解的“论断”。为此,笔者拟从矿床地质学的前提出发,对相关区域地质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上述新石器时代古玉的可能来源。应当指出具备成玉条件的地区不一定都形成玉矿。因为成玉与否,还要取决于在地质成矿作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环境。这个环境要求十分苛刻。但是,成玉必须具备相应的地质条件。因此,指出哪里具备成玉条件,至少具有古玉溯源的战略意义。如果进一步发现了某些成玉标志,那么,该区成玉的概率就较高了。因此,本文论述的古玉源区的可信度,依据于成玉条件与成玉标志两种因素。应当说明,古代对玉的概念和现代是不同的。考虑到软玉在古玉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是以透闪石质软玉为重要对象,进行探讨的。现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阐述于后,供大家参考。

1、红山文化古玉溯源

(1)分布范围及古玉器材质特征

红山文化可上溯到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下延至小河沿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距今约8200年至3500年,时间跨度约4700年。然而在这漫长

的历史时期,其分布范围仅限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地区,属于西辽河及大凌河流域。从时间看,夏家店下层文化已经和夏代重叠。考古学年令衔接得十分契合。其中尤以距今6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分布范围最广,出土玉器最多,可能是“兴隆洼”人最为繁盛时期。其各个文化时代古玉出土地点及玉器材质特征,根据有关考古资料,归纳后分述如下: ① 兴隆洼文化古玉器[1]

距今8200-7200年(考古学年代以下同)

出土玉器地点: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兴隆沟;林西县巴音长汉;巴林右旗查干诺尔苏木锡本宝楞洪格力图;辽宁省阜新查海,喀左县水泉乡鸽子洞,沈阳市新乐遗址,海城县孤山镇仙人洞遗址。

玉器材质:大部分为透闪石软玉,个别的为蛇纹石玉。色呈淡绿,黄绿,浑绿,淡青,乳白,浅白。 ② 赵宝沟文化古玉器[1] 距今7200-6500年

出土玉器地点: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赵宝沟约9万平米文化遗址;

酒苏莫苏木羊羔庙,翁牛特旗小善德沟遗址;赤峰市松山区遗址; 林西县五十家子镇石门村遗址。 玉器材质:透闪石软玉,大理石等。 ③ 红山文化古玉器[1] 距今6500-5000年

出土玉器地点: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草帽山,下洼镇河西,萨力巴乡干饭营子;此外在新窝铺乡董家营子发现约5万平米的古玉加工区有大量切割残片;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巴林右旗那斯台羊场;巴林右旗葛家营子、尖山子;克什克腾旗南台子;林西县南沙窝子;宁城县打虎山水库;最主要的是辽宁省建平县与凌源县交界处的牛河梁遗址、阜新县胡头沟、福兴地;喀左县东山嘴子等。 玉器材质:主要为透闪石软玉。颜色较杂,有黄绿、黄白、墨绿、淡兰等。另有少量蛇纹玉石,绿松石,滑石等。 ④小河沿文化古玉器[1]

距今5000-4000年

出土玉器地点: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新惠镇北石羊石虎山;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大南沟;克什克腾旗新井乡上店村;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遗址。

玉器材质:主要为大理石,少量为透闪石软玉。 ⑤ 夏家店下层文化古玉器[2] 距今4000-3500年

出土玉器地点: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大甸子乡。

玉器材质:主要为透闪石软玉。玉器型制几乎和红山文化相同。然而彩陶纹饰与商代青铜器纹饰存在因袭关系。可能是“古玉新用”。

(2)上述五个时代古玉器分布区及其周边成玉地质条件分析[3]、[4]、[5] ①西拉木伦河各个支流及大兴安岭南端西側,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它们经各种变质作用有可能形成相应的原生软玉矿床,以及与其相关的次生冲积砾石型玉矿床。这个片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及翁牛特旗。

②老哈河、教来河上游,分布有大面积大小不等的花岗岩岩体,它们以各种不同形式与晚太古代含白云岩岩层(或透镜体)的变质岩层接触。这是白云岩和中酸性侵入岩相接触,经渗透交代作用形成的软玉原生矿床及次生冲积型砾石矿床的有利条件。这个片区包括河北省围场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喀刺沁旗,宁城县,辽宁省建平县北部地区。

③ 大凌河流域及各个支流上游地区,分布有较小的中酸性侵入岩体,它们侵入到中、晚元古代含白云岩的沉积岩地层中,对于形成“渗透交代作用”软玉原生矿床及次生冲积型砾石矿床是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个片区包括:辽宁省凌源县,喀左县,建平县,朝阳县,北票县,阜新县,漳武县,绥中县,北镇县。其中北镇县的“医巫闾山”的中北部延伸达50公里的范围内有11处具有形成软玉原生矿床的良好条件。难怪在《尔雅﹒释地》记载有:“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

从上述五个时代古玉器的材质来看,它们的总体组合特征是:以透闪石为主,其次有蛇纹石、大理石、绿松石、滑石等,这和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及软玉矿床的类型成矿标志是相一致的。

敖汉旗新窝铺乡董家营子有古玉加工遗址,分布有大量被切割的残玉片及少量小块玉原石。另外,敖汉旗赵宝沟遗址面积更大,达九万平方米。

上述五个时代的古玉分布范围内,总计有27处以上十分有利于软玉原生矿床生成条件,区内尚有三条可能生成软玉次生冲积型砾石矿床的河流。 (3)结论

综上所述,红山文化古玉分布区内具有十分良好的软玉生成条件。并发现了古玉加工遗址和成矿标志,古玉来源首先应是西拉木伦河上游、老哈河上游、教来河上游以及大凌河流域。其次是这些河流上游源头的原生矿。

2 、龙山文化古玉溯源

(1) 古玉分布范围及材质特征

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可上溯至大汶口文化。二者是承袭关系。其分布区覆盖整个山东省及安徽省和江苏省北部局部地区。古玉器分布情况如下: ① 大汶口文化古玉器[1]

距今6200-4600年

出土玉器地点: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兖州王因;邹县野店;曲阜泥山、西夏侯;枣庄建新;藤州岗上;荏平尚庄;诸城呈子;莒县陵阳河、大朱村、杭头;胶县三里河;安丘景芝;广饶王村、付家;桓台前埠下;江苏省邳县刘林、大墩子;新沂花厅;安徽省蒙城尉迟寺等地。

玉器材质:古玉器由透闪石、蛇纹石、绿松石、滑石、孔雀石、大理石、叶蜡石、蛋白石、玉髓、煤精等制成。其中透闪石软玉质玉器集中在大汶口、野店、花厅、三里河、陵阳河等地。 ② 龙山文化古玉器[1]

距今4600-4000年

出土玉器地点:泗水尹家城;邹县野庄;藤县庄里西;临沂湖台和大范庄;沂南县罗圈峪;日照两城镇和尧王城;五莲县丹土和上万家沟;安丘老峪洞;海阳司牙台;昌乐袁家庄;潍坊姚官庄;胶县三里河;临眗朱村等。

玉器材质:以透闪石、大理石、蛋白石、绿松石为主,优质玉材增多。其次是蛇纹石、石英岩、煫石等。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新石器时代古玉溯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国新石器时代古玉溯源(考古地质学新篇之一) 王学孟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江苏南京 210018) 摘要:根据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土玉器的分布范围,针对相关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及软玉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区成矿预测。借此,对我国新石器时代古玉的来源做了探索。 关键词:考古地质;新石器;古玉溯源。 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82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精美的玉玦,从而揭开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玉文化序幕。相继在中华大地上逐步演生了绚丽多姿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江淮文化、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等玉文化中心,它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增添了灿烂的光辉。然而,多年来这些古玉的来源其说不一。甚至于推演出种种难以让人理解的“论断”。为此,笔者拟从矿床地质学的前提出发,对相关区域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