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福建省南平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福建省南平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 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大肠杆菌的核仁上装配的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B. 动物细胞溶酶体在维持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C. 酵母菌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酶的附着 D. 低等植物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bb
2. 正常白眼雌果蝇和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一只基因型为XXY白眼雌果蝇甲和
B
一只基因型为OX红眼雄果蝇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乙的体细胞中最多含14条染色体
B. 理论上果蝇甲可产生数目相同的4种雌配子
A. 对照处理的水体中不含水生生物,总磷浓度上升
B. 第2、3、4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 C. 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
D. “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
7. 某课题组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检测期间细胞的呼
吸强度没有显著变化)。请回答:
0 15 65 115 165 净光合速率/-2-1(μmol?m?s) 10.04 9.90 9.30 6.69 5.65 胞间CO2浓度/-2-1(mmol?m?s) 374.92 338.98 401.90 473.09 588.18 气孔导度/-2-1(mmol?m?s) 336.17 320.63 268.92 241.02 182.17 C. 可用显微镜观察果蝇甲、乙细胞中染色体异常情况
D. 亲代白眼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产生果蝇甲
3. 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化病患者缺乏酪氨酸酶,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同一株水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形不同,体现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C. 原发性高血压与多对基因表达产物有关,体现基因与基因共同作用控制性状
D. 抗生素阻止细菌内RNA和mRNA的结合,体现基因产物通过影响转录而影响性状
4. 神经元的离子通道是跨越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促使特定离子
顺浓度梯度运输(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离子通道与神经信息的传递密切相关 B. 离子通道的亲水面有利于水溶性物质通过
C. 离子通道跨膜运输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 D. 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通道转运离子的速率
5. 下列现象不能体现反馈调节机制的是( )
A. 人体代谢产生的CO2可调节呼吸频率
B. 害虫数量增加引起食虫鸟数量增加,进而害虫种群的增长受抑制 C. 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调节尿量变化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 D. 植物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又可被植物利用 6. 为了研究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员从某城市内河中取水样分别设置水葫芦、
鲢鱼、“水葫芦+鲢鱼”等不同处理组进行实验,分别取样检测水体中总磷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气孔导度描述气孔开放程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1)胞间CO2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__结合而被固定,再被还原生成有机物。 (2)净光合速率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______的释放量来计算。
NaCl浓度为0~15mmol?L-1,(3)据表中指标分析,气孔导度______,导致______,净光合速率降低;
NaCl浓度为65~165mmol?L-1,气孔导度并不是影响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依据是______。 (4)若想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叶片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含量的影响,可从各组选取等量叶片,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各组色素带的______(写出两点)。 8. 胰腺是哺乳动物重要器官,科学家用胰腺进行科学实验,探究其重要功能。请回答:
(1)斯他林和贝利斯剪取狗小肠并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发现提取液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______。
(2)胰腺中大部分是胰腺细胞,其间散布着胰岛,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布其中,其分布方式为______(填“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别集群形成胰岛”/“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及其他细胞混合集群形成胰岛”)。
(3)胰腺中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人体内需要胰腺源源不断地分泌胰岛素,以维持激素含量动态平衡的原因是______。
3
(4)科学家在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H标记的亮氨酸,并破坏了腺泡细胞中全部的高尔基体,检测放射性的聚集和转移情况。结果发现,放射性只在细胞内进行转移,但却未出现在细胞外,这表明______。
9. “稻鱼共生系统”是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在该生态系统中,稻花鱼以底栖动物摇蚊幼虫、农业害虫、
丝状藻类、水生杂草等为食,鱼的排泄物则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肥料。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稻田水生杂草的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稻花鱼占有2个营养级,分别是______;稻花鱼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意义是: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______;从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意义是______。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我国是世界第一的鹅养殖大国,约占世界出栏量的90%,快
速识别刚孵化的雏鹅性别,对规模化养殖至关重要。某白鹅品种甲刚孵化出来的维鹅绒羽通常呈黄色或浅褐色,饲养9个月后,雏鹅性成熟,绒羽退尽,换上新羽,羽色都是白色。科学家在繁育过程中,选择成年(10月龄)公鹅40只,母鹅200只,进行混群饲养,随机交配,孵化获得1个批次的雏鹅(G1),观察雏鹅的绒羽和性别,统计结果如下。请回答:
第1页,共9页
黄色 浅褐色 公鹅 160 18 母鹅 112 48 (1)同一只鹅的雏鹅的绒羽羽色与成体的羽色有很大差异,这说明控制羽色的基因______,羽毛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据表推测,白鹅品种甲的雏鹅绒羽颜色______为显性性状,推测绒羽颜色遗传最可能是伴性遗传的理由是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白鹅品种甲的绒羽颜色的遗传方式,从该批次白鹅(G1)中选取雏期绒羽颜色为______的公鹅和______的母鹅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子一代F1的绒羽色和性别进行确认,若F1中______,则说明控制绒羽色的基因只在Z染色体上,且能快速分辨雏鹅性别。 (4)若以上分析正确,第1批次(G1)的母鹅中,浅褐色绒羽的基因频率是______,推算依据是______。 11. 如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酿造葡萄酒时,在葡萄榨汁前,葡萄要先进行______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用______对上述装置进行消毒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18-23℃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大量的______。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______。
(3)10天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______对出料口c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若出现______现象,说明产生了酒精。
(4)产生酒精后,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______环境中,适时打开______向发酵液中充气。两次发酵过程中先不充气,一段时间后再充气的原因是______。
(5)果汁生产使用______可以分解______及胞间层,可以提高果汁的出汁率且果汁变得更澄清。 12. WWP2基因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WWP2蛋白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和转移等。为获得较多
WWP2蛋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引物,其中正向引物5′含有EcoRI酶切位点,反向引物5′含有XhoI酶切位点。将WWP2基因与相应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导入人胚肾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的引物,以肺癌细胞的cDNA为模板,通过______扩增______的编码序列,获得需要的目的基因片段。
(2)把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和相应载体,都用______进行酶切,分别在5′端与3′端形成______,避免自身环化。然后利用______将目的基因片段和相应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
(3)先将重组质粒导入经______处理过的大肠杆菌细胞,培养后从中分离得到较多的重组质粒。 (4)培养人胚肾细胞时,先用______使人胚肾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用含有______的合成培养液培养,并将培养瓶置于体积分数为5%的______与空气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5)将重组质粒导入人胚肾细胞中,48小时后提取蛋白质并检测到WWP2蛋白,说明______。 (6)致癌因子会损伤肺泡细胞中的______,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研究WWP2蛋白的表
达,为肺癌治疗新靶点奠定了基础。
第2页,共9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解:A、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中不含核仁,A错误;
B、动物细胞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因此其在维持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B正确; C、葡萄糖分解酶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中没有葡萄糖分解酶,C错误;
D、低等植物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与细胞壁的形成无关,D错误。 故选:B。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高尔 基体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车间”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动植物细胞 植物叶肉细胞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双层膜结构 细胞的“动力车间”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 双层膜结构 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2.【答案】B
【解析】
解:A、果蝇是4对同源染色体,8条,乙少一条性染色体,因此是7条,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14条,A正确;
B、甲的基因型是XbXbY,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XbXb:Y:Xb:XbY=1:1:2:2,B错误; C、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C正确;
D、甲变异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亲代白眼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产生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与含有Y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D正确。 故选:B。
位于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遵循
bb
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正常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X,正常红眼雄果蝇的基因B
型是XY,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是XBXb、XbY分别表现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bbB
出现一只基因型为XXY白眼雌果蝇甲和一只基因型为OX红眼雄果蝇乙,这种变异类型是
动植物细胞 第3页,共9页
bbB
染色体数目变异,甲的XX来自母本,乙的X来自父本。
C、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因此不消耗能量,运输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无直接关系,C错误;
D、离子通道的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变性剂会导致离子通道蛋白变形而影响其功能,因此降低离子通道转运离子的速率,D正确。 故选:C。
+++
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果蝇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减数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3.【答案】D
【解析】
解:A、白化病患者缺乏酪氨酸酶,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
B、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与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形态不同,该株水毛茛的基因型没有发生改变,是环境影响了性状表现,体现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B正确;
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
++
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増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
+
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C、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与多对基因表达产物有关,体现基因与基因共同作用控制性状,C正确;
D、抗生素阻止细菌内RNA和mRNA的结合,体现基因产物通过影响翻译过程而影响性状,D错误。 故选:D。
1、基因型是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是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基因型决定表现型,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掌握基因、性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图的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判断运输方式时首先运输的方向,顺浓度梯度的是被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是主动运输。 5.【答案】D
【解析】
解:A、人体代谢产生的CO2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排出多于的CO2,可调节呼吸频率,因此存在反馈调节,A错误;
B、害虫数量增加引起食虫鸟数量增加,进而害虫种群的增长受抑制,体现了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B错误;
C、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调节尿量变化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体现了水盐调节中激素的负反馈调节,C错误;
D、植物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又可被植物利用,体现了物质循环的过程,不能体现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D。
1、血液中的CO2增加,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排出CO2,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
解:A、根据分析可知,离子通道与神经元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因此离子通道与神经元上信息的传递密切相关,A正确;
B、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离子通道的亲水面有利于水溶性物质通过,B正确;
第4页,共9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