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
作者:郝彩虹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1期
摘 要:城镇化通常指人口由乡村地区向城镇地区集中或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成熟的城镇化事实上是以满足人的需求和回应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但是,现实的城镇化进程需要面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劳动者素质提升和权益保护问题、农业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土地和人力资本瓶颈问题、社会支出财政预算压力加大、城市公共管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要路径,探求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促进就业为前提选择城镇化路径和进行产业发展规划,以城乡一体化保证农业安全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基础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提升城镇化质量,以户籍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改革保证城镇化成果。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245-05
自人类历史步入以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大国,自1949年建国伊始就面临着如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民族复兴使命。在此历史背景下,工业化和城市化(城镇化)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宏大叙事。从大跃进时期“赶英超美”的盲目自信到当前雄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从容淡然,从20世纪50年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关于城市生活的畅想到当前的楼宇密布、商铺林立、交通便捷、信息技术发达。六十多年间,虽然工业化和城市化(城镇化)的特征随着技术革新和社会变革在不断变化,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城镇化)本身始终是国家的主要发展战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城市化实现路径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确定城镇化为新的方向,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6.2%增长到2012年的52.6%[1]。
在回顾中国的城镇化成就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流动人口的生存权益保障问题,包括就业权益、劳动权益、住房权益、教育权益、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权益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公平;因城镇化而失去土地的失地农民的生存权益保障问题;乡村留守人员(包括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生存权益保障问题;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入和流出而导致的城镇的失序和乡村的凋敝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社会短期内的稳定,也不利于长期的社会进步。这样的城镇化必然不是城镇化战略的初衷。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乡村社会重建,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是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一、城镇化的内涵与城乡统筹发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