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本研修报告册 教学薛孝义 - 图文
1、教师讲解快速跑的姿势并导入逃生自救跑。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情景自主练习二个内容。 3、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听口令按逆时针方向循环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创造改变练习情景,提高练习难度。 5、学生展示与师生互评。 1、以“火灾”自救场景为比赛内容,讲解比赛规则,示范方法,提出要求 。 2、将学生分四组进行比赛。 3、组织学生观察比赛并评价比赛结果。 4、教师评价比赛情况。 结束部分: 1、教师讲解放松方法。 2、学生做放松练习。 3、评价课的完成情况。 4、完成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教学设计 【运用教学实录或教学情景描述的方式,记录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变化。】 教学实施 本课我主要采用了:尝试体验法、变换交流法、游戏竞赛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各种快速运动技能。 (1)尝试体验法:通过创设火灾情景,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勇敢实践,在翻、滚、爬、越、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能力。 (2)变换交流法:在小组活动中,各小组学生交叉互换练习,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在实践中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游戏竞赛法:新颖有趣,贴近生活的游戏竞赛,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运动技能。
- 17 -
【根据研修主题、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状况,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同伴建议 存在问题: 1、声音太小,对学生亲切有余而严厉不足。 2、成功的地方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突发事件逃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基本掌握动作方法,但由于快速跑是个技术性较强的动作,在以后还需加强练习,尤其是起动后重心提得太高还有待于改进。 3、对学生的水平估计有点高,认为跟学生讲解清楚,做一、二次示范就可以了,其实有些同学还是不十分明白,这样影响了教学效果。 改进建议: 1、上课时,带小扩音器。 2、根据学生基础分布提高。 【以学论教的反思,即依据学生学习状态——兴趣、交往、思维、目标达成,评论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步骤、教学方式策略、教学目标;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设想。】 教学反思与改进设想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一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动用组织方法,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是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 18 -
改进设计 改进实施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每节课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印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通过热身游戏和素质练习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军的高尚思想。 1、介绍学习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2、“以绳练跳”跳绳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以绳连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我把这项练习作为准备引导部分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这样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较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另外,“以绳练跳”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绳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短绳的前摇、向后摇、臂交叉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双摇摆跳、双人跳等比绳的单脚跳、穿梭交叉跳、集体跳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切实的可行的途径。 3、简单篮球操和熟悉球性练习。在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充分的展开自己的想象和个人能力,自己去练习,互相竞赛,积极创新。 4、运球综合练习(园地、行进间、绕障碍物、运球互抢游戏)在这个环节我是以分组竞赛形式出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精神。 5、教学比赛:全班分成男、女若干小组,每小组三小队,进行擂台赛。这是全课的高潮,也是学生展示才能的时刻,我是在讲清楚规则要求后,让学生充分自由的去发挥的。 6、放松,小节本课内容。 - 19 -
再次研讨 反思总结 存疑与困惑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的教学,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的基本步伐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本动作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让学生找到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感觉,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最终达到合格标准。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我安排了以上的学习内容。只有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让学生在那里长时间集中练拍球,他也会觉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会集中起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我让学生为主体,自由发挥去练习,同时我也参与到他们的练习中去,让学生注意模仿我的一些技术动作和示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这节课就是要通过体育与健康篮球运球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节课主要是围绕篮球运球练习,提高控球能力,在课的最后安排了教学比赛,目的是让学生在赛中练习,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上完课后学生的第一句话就是很快乐,很高兴,我觉得这是对一节好的体育课的最好的评价。原因是他们在这节课里通过学习有所收获,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所以他们很快乐。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变换多样的组织形式,使得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忽视思想教育,重竞技、轻普及、抓少放多、忽视面向全体同学的教育观。 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和体育教师把体育课变成单纯围绕体育达标和中考体育加试项目的反复练习与考试课。学校注重抓体育生的训练,而其他一般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却篮球不会打、排球不会打、足球不会踢,单杠双杠没学过、山羊跳箱没见过。二是选用教材简单、重复、单调。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停留在低水平无意义重复阶段,不发展学生快乐体育技能。各年级所教内容重复太多,水平接近或相似,或者只教给学生单个技术而无实战应用与相关的理论。在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有些教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停留在“灌填式”与“强制命令式”阶段,过分强调“教师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比比皆是。 - 20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