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南大文学院培养方案

南大文学院培养方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23:47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一级学科0501)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修订)

指导思想

根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和国家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在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塔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材施教,体现特色;追踪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硕士研究生

一、硕士生培养目标

1. 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

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 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二、硕士生招生

1. 统招生

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及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统招生考试和录取均在一级学科进行,分初试、复试两段: 初试:

考政治、外语和两门专业课。两门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分别是:

A组. 1. 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

2.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B组. 1.戏剧与电影基础

2.评论写作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A组科目,戏剧戏曲学、电影学专业考B组科目。 复试:

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成绩排序,差额复试,复试包括专业知识面试、外语口语听力面试、专业课程笔试。笔试科目为考生报考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如下:

①文艺理论专题;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题;③现代汉语专题、古代汉语专题;④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⑤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⑥外国文学史专题;⑦戏剧与戏曲专题

2. 免试生

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下列四项条件者,可申请免予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查并面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A. 德智体全面发展;

B. 全国重点大学、名牌学科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 C. 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平均在80分以上,英语成绩达到国家六级或四级优秀; D. 前三学年总评成绩在专业名列前茅。

三、硕士生课程设置

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硕士生课程设置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增设前沿性学科,为学生在较为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其个性的自由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硕士生须修满32学分(非中文专业本科毕业及同等学力学生须补修4学分中文专业本科段课程),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全部硕士生课程由A、B、C、D四类组成: (1)A类必修课(校级公共课程,9学分);

(2)B类选修课(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程,学生选修不少于6学分,不超过12学分);

(3)C类选修课(以二级学科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程); (4)D类选修课(其中跨一级学科选修不少于1门)。

为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修外校(原则上限定为首批“985”学校)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暑期学校(本校和外校【界定同上】)课程,该课程作为D类课程,计入学分。

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1)中国概况(4学分); (2)汉语课(4学分),自修为主,毕业时要求达到HSK8级(经批准用英语进行研究的除外);

(3)其余同中国硕士研究生。 四、硕士生培养

硕士生学习时间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两年,撰写学位论文1年。

硕士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不定导师,实行年级导师负责制。第一学期末进行师生互选,进入专业(二级学科),制定培养计划。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同时实施三级分流。 1. 师生互选

为提高教学、教育及管理水平,实行师生互选,把竞争机制引进引入研究生培养工作。 具体办法:硕士生基于第一学期部分课程的学习和对专业、老师的了解,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志趣,选择适合指导自己学位论文的导师;系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向硕士生介绍全系各专业及导师情况(包括各专业的性质及各导师的自然状况、研究领域、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等,通过网络供学生查阅,或采取其他适当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发放师生互选表;专业按学生所选导师志愿的次序,依次同有关导师联系和协商,以确定师生关系。遇有特殊情况,专业可进行调整、平衡。师生互选表由专业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院研究生办公室备案。

“师生互选”原则上尊重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志愿,但每位导师指导在读研究生(含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总量,原则上不超过全系每位导师指导研究生(含硕士生和博士生)平均数的2.5倍。另一方面,院行政也将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其他具体情况,对“互选”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和适度调节。 2. 制定培养计划

硕士生第一学期的培养计划由系统一制定。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院备案。培养计划到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网址是:http://grawww.nju.edu.cn/content/py.asp

3. 中期考核

为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院研究生办公室将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德智体诸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具体办法:

A. 考核在院考核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导师、主要任课教师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3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 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及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能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系学生工作组会同相关人员进行。

C. 详细填写“南京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4. 中期分流

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1)提前攻博;(2)进入硕士论文阶段;(3)终止学业。

(1) 提前攻博:思想作风好,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课程成绩优秀,A类课程良好以上),C类课(二级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15学分,有良好的科研素质(以论文为主要参照),明显具备培养前途的优秀硕士生,可于中期考核时提出提前攻博申请。专业考核小组审查合格,报考导师同意,可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通过,经系学位委员会分会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不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于第五学期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享受博士生待遇。提前攻博的硕士生,同时可以获得硕士学位。没被批准的硕士生,可在第五学期继续修改论文,重新参加答辩,答辩合格,获硕士学位。

(2)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根据量化指标),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3) 终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终止其学业;根据其学业情况,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5. 论文答辩

(1)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进行学位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由各专业(二级学科)组织实施。专业应对硕士生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2) 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且成绩合格,论文撰写达到导师要求,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由硕士生所在专业组织。专业指定专人做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领取、交送答辩材料。专业应为每位学位申请人聘请1-2位与论文有关的专家评阅论文,组成3-5人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中一般应有外单位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教授或相当专家担任。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1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博士研究生

一、博士生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范围内掌握坚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从事创造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博士生招生(统招)

博士生招生(统招)在二级学科进行。考试科目为:A.外语、B.专业课(二级学科统考)两门、C.面试。 三、博士生培养 1.学习年限和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为3-4年(本校在职博士生为4-5年)。 博士生应完整地把握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对某一专门领域应有较深入的研究,并能创造性地完成博士论文。 2.制定培养计划

为发挥学科的整体优势和实现知识互补,形成博士生博采众长的良好氛围,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领导下的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制。博士生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组成,其中一人为相邻专业的教师,导师担任指导小组组长。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填写,在第一学期末完成,一式两份,一份由学生自己保存,一份交系备案。培养计划中应体现出集体培养的特色,有宽口径培养博士生的具体措施。 3.课程设置

博士生课程为: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2)外语; (3)专业课。

文学院博士生专业课程共设40门左右(原则上每位博士生导师开一门),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5门。其中2-3门为主修,2-3门为辅修。辅修课为跨二级学科课程。

博士生课程实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 (1)中国概况; (2)汉语课,自修为主,毕业时要求达到HSK8级(经批准用英语进行研究的除外); (3)专业课程同中国博士研究生。 4.论文答辩

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学位课程结束以后立即进行,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论文阶段,指导教师应及时检查论文的可行性,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确保论文如期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学位论文答辩前,还应进行论文预审或预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一般应当公开举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两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者,授予博士学位。

搜索更多关于: 南大文学院培养方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一级学科0501)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修订) 指导思想 根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和国家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在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塔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材施教,体现特色;追踪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硕士研究生 一、硕士生培养目标 1. 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 德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