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02《供求理论》题库
第2章 供求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3.需求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4.供给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5.需求规律——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6.供给规律——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7.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8.供求规律——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9.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0.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二、单项选择 1.需求规律表明:( A )
(A)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需求量是负相关的; (B)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需求量是负相关的; (C)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需求是正相关的;
(D)消费者在某种商品的价格较高时购买的数量比在较低价格时要多。 2.下述因素中哪一个不是引起商品甲需求变化的因素?( C ) (A)替代商品乙的价格变动; (B)消费者的收入增加; (C)商品甲的价格变动; (D)消费者偏好的改变。 3.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则( D ) (A)它们是组合在一起使用的;
(B)一种商品价格提高会降低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
(经济学 48学时)共6页/第1页
(C)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增加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 (D)以上全对。
4.如果A商品价格下降引起B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 C ) (A)A和B都是劣等品; (B)A是劣等品、B是正常商品; (C)A和B是互补商品; (D)A和B是替代商品。 5.供给规律表明:( A )
(A)企业在价格高时比在价格低时更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 (B)供给曲线具有负斜率;
(C)消费者在较高价格时将购买更多的商品; (D)企业在较低价格时将生产更多的商品。
6.如果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2.5,则价格下降10%时,( C ) (A)需求量将增加大约2.5%; (B)需求量将减少大约2.5%; (C)需求量将增加大约25%; (D)需求量将减少大约25%。 7.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会增加销售者的总收入,则知:( D ) (A)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B)该商品的供给富有弹性; (C)该商品的供给缺乏弹性; (D)无法确定该商品的供给弹性的数值或取值范围。 8.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9.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D )。 (A)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 (B)该产品是优质品; (C)该产品供不应求; (D)该商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10.一种物品供给减少将会引起( C )。 (A)均衡价格和数量增加; (B)均衡价格和数量减少; (C)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数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下降,而均衡数量增加。
三、判断题
1.需求就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 )
2.如果两种物品之间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正的,这两种物品可能是互补品。( ╳ ) 3.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该物品价格变动敏感,可以说需求是价格缺乏弹性。( ╳ ) 4.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 )
5.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 ) 6.在几何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 )
7.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 ) 8.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 )
(经济学 48学时)共6页/第2页
9.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 ) 10. 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变动。( √ )
四、简答题
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消费者的口味或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产品的价格;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购买者的人数;其他因素,如政府各种政策变动的影响,各种管理措施的出台等。
2.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生产该产品的生产要素或资源价格;生产技术;相关产品价格;生产者预期;生产者的数量;税收和补贴。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生产者有多少时间来调整生产以适应价格的变动。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第三,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第四,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需要指出,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分析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5.简述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
参考答案要点:需求曲线的变动是由于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对需求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商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右移;减少对劣等商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左移。
(2)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
(经济学 48学时)共6页/第3页
对其需求的减少,引起需求曲线的左移。相反,如果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需求曲线的右移。
(3)替代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对此特定商品的需求增加,引起需求曲线右移。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会导致需求曲线左移。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相反,偏好程度减弱时,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预期未来的物价会上涨,则需求会增加,从而需求曲线右移;当预期未来的价格会下降,则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6.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影响供给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1)商品自身的价格。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般情况下,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同方向变动。
(2)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生产成本。商品供给量与其生产成本负相关:要素价格越低,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越高,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低,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就越多。
(3)厂商对价格的预期。商品的供给量与厂商的预期价格负相关:当厂商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上涨时,就会囤积这种商品,从而减少这种商品的当前供给量;当厂商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将下降时,必然大量抛售,增加这种商品的当前供给量。 (4)自然条件。很多农产品的供给量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年份( 丰年和歉年),它们的供给都会有所不同。
(5)相关商品价格。某种商品本身价格虽无变动,但与之有关的商品价格变动,也会影响对这种商品的供给。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厂商将转产替代品的生产,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就要减少;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就要增加。
(6)其它因素。厂商的数量、厂商的规模、信贷难易程度、利率政策、政治局势等,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
五、计算题
1.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d?60?2P,供给函数为Qs?30?3P。
(1)求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答1(1)均衡时
Qd?Qs,即60?2P?30?3P 得P?6,Q?48
Ed??PdQd6????(?2)?0.25QdP48
在均衡点的需求弹性为
(经济学 48学时)共6页/第4页
Es?在均衡点的供给弹性为
PdQs6????3?0.375QdP48
(经济学 48学时)共6页/第5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