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山地的形成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山地的形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9:09:17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二

山地的形成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

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 A.崇明岛 C.台湾岛

B.夏威夷岛 D.喜马拉雅山脉

【解析】1选C,2选C。第1题,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丙处不是地垒,因为其右侧不是断层,而是大洋板块往大陆板块下面俯冲。第2题,崇明岛是沉积岛,夏威夷岛是火山岛,喜马拉雅山脉是巨大的褶皱山脉,属于地壳水平挤压隆起形成的,只有台湾岛和图示成因是相同的。

【知识拓展】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形成 板块相对 移动方向 对地球面 举例 貌的影响 的类型 边界 - 1 - / 7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和海洋、海岭 西洋等 大陆板块与大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板块 相撞 (相向 移动)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陆板块相撞 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它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2016·衡水模拟)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 斯山系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生长 边界 消亡 边界 消亡 边界

3.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4.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解析】3选B,4选C。第3题,从剖面图显示的岩层弯曲形态可以看出该河谷所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构造,顶部被外力侵蚀形成河谷。第4题,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处为在岩层上形成的沉积物;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甲地位于平均洪水位之下,不适合聚落的发展。

- 2 - / 7

(2016·长沙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奥陶系 C.五通组

B.下石炭统 D.下二叠统

6.图中地质结构反映该地经历了( ) A.水平张裂和外力侵蚀 B.水平挤压和外力沉积 C.水平张裂和外力沉积 D.水平挤压和外力侵蚀

【解析】5选D,6选D。第5题,沉积岩层中埋藏越深的岩层,形成的时间越早,结合图例可知,位于最上层的下二叠统形成时间最晚。第6题,结合地层弯曲可知,该地地层经过了水平挤压形成了褶皱,但褶皱形成后的岩层经过了外力侵蚀,原有的岩层已经不完整。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7、8题。

7.甲处属于( )

A.向斜成谷 B.向斜成山

- 3 - / 7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

8.若在Y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 A.25 m B.35 m C.55 m D.65 m

【解析】7选C,8选C。第7题,在地下同一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的砂岩的形成年代比Y1、Y4处取得的砾岩老,即岩层两翼新、中间老,属于背斜构造。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是谷地,因此属于背斜成谷。第8题,从图中可知,Y2的海拔为160~170 m,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该水平面的海拔大约为130~140 m。Y4的海拔为180~190 m,Y4离该水平面的距离大致为40~60 m,因此最有可能是55 m。 【加固训练】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为( )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2)图中(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解析】(1)选D,(2)选D。第(1)题,结合图中岩层的构造、断层、河流等信息可知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可能与板块的挤压作用有关;甲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而两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丙河流形成于断层处,主要与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河谷有关。第(2)题,图中①处位于背斜,为储油、储气构造;图中②处为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③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图中②处岩层位于①处岩层下面,说明②岩

- 4 -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二 山地的形成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 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 A.崇明岛 C.台湾岛 B.夏威夷岛 D.喜马拉雅山脉 【解析】1选C,2选C。第1题,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丙处不是地垒,因为其右侧不是断层,而是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