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设计史教案
中外设计史授课教案
克里特岛上有优良的陶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所谓“霓虹陶器”。 到了米诺斯时代,克里特出产的陶器成为地中海地区工艺水平最好、受到西亚、埃及和希腊各地宫廷推崇的产品。
在米诺斯宫殿遗址中,发现大量精美陶器。
主要风格有:维锡尼亚陶器(霓虹陶器)和卡玛雷斯陶器。
迈锡尼陶工艺起初是以克里特的陶工艺为榜样,艺术风格延续了克里特陶器后期的装饰主题。但迈锡尼民族是一个有着严格秩序感的民族,他们逐渐改变了克里特陶器自由奔放的原有风格,制作出结构严谨、严格遵循对称法则的装饰图案,同时还将人物形象引入陶器装饰,这对后面的希腊影响重大。
(三)爱琴文明的金属设计
迈锡尼在荷马史诗中被称为是“铺满黄金的地方”,从迈锡尼王公贵族的墓室中也确实发现了很多黄金制品。
迈锡尼金属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黄金面具。他是一种丧葬用品,只有身份高贵的人在死后才能够佩戴,在制作时模仿死者的面容,罩在死者的脸上。
二、古希腊的设计艺术
(一)古希腊的设计环境特征
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语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
“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三面临海,北面连接欧洲大陆。境内多天然良港,可以经过地中海通向世界各地,为航海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内陆多山,土地贫瘠,但是盛产大理石,为雕刻艺术提供了极方便的物质材料。
到了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蛮族入侵的严重破坏。但不屈的希腊人在这块曾经有过丰厚文明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了灿烂的希腊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进入奴隶社会的希腊半岛,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城郊农村组成大小不等的国家,各自为政。其中最强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在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锻炼身体是每个公
13
中外设计史授课教案
民的神圣职责。
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它的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二)古希腊的建筑设计
古代希腊建筑可按其文化历史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前11-前8世纪为荷马文化时期 2、公元前8-前5世纪为古风文化时期
3、公元前5世纪中叶-前4世纪为古典文化时期 4、公元前4世纪后期为希腊化时期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古典文化时期的“古典建筑”,其建筑类型除神庙外,还有大量公共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
希腊盛产色美质坚的云石,因此建筑材料也以石材为主。
希腊各个时期的神庙以围柱柱头的不同样式分为三种类型:多利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三)古希腊的陶器工艺设计
陶器是古代希腊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外销商品,独具实用和审美意义。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的艺术风格有“几何风格”、“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和“彩绘风格”.
几何纹样式陶器是指公元前9世纪-8世纪的陶器装饰,首先兴盛于雅典,这是因为雅典曾躲过了多立安人的洗劫破坏,而成为具有优秀陶器工艺传统的迈锡尼人的避难所。以几何形体的图案为主,装饰抽象化。
东方风格指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流行的一种陶艺,由于对东方出口,因此考虑到东方人的审美和实用,主要以动植物装饰纹样为主,有时直接采用东方纹样;其次是增强了装饰趣味,将动植物加以图案化。
黑绘风格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黑漆描绘人物和装饰纹样的陶器。
红绘风格与黑绘风格相反,即陶器上所画的人物、动物和各种纹样
14
中外设计史授课教案
皆用红色,而底子则用黑。故又称红彩风格。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末。这种风格优越处在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条刻划人物的动态表情,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力。
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一种新的白地彩纹式陶工艺制品逐渐在希腊兴盛起来。白地彩绘风格由于是直接在涂有白色化妆土的陶壁上作画,因此瓶画人物线条更清晰,形象更真切,其笔法大都简略如写意画,有一种轻盈淡雅的意趣。
(三)古希腊人本观念对设计的影响
古希腊设计的成就来自于一切从人的生活出发的审美思想和哲学理念。
? 普罗塔哥拉斯: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美是适用 ? 亚里士多德 :美善相济
反映在设计观念、设计风格上,表现为尊重人,注重人的快乐的本能和享乐意识。
三、古罗马的设计艺术 (一)古罗马的设计环境特征
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马其顿王朝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希腊大帝国时,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流域又兴起了一个国家,它历经600年左右的发展终于成为强大的帝国,这就是罗马大帝国。它于公元前146年征服了希腊本土,公元前30年击败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自此,原来为希腊所统治的广大地区,包括希腊本土,全部归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罗马成为希腊之后的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
罗马和希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但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不同于“外向型扩张”的希腊人的浪漫主义气质。这就决定了罗马人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乏幻想和想像力。罗马人也有神话,但却是沿用希腊的,只不过改个罗马名而已,如对美与爱之神,希腊人称阿芙罗狄德,罗马人称维纳斯。
罗马人信仰多神教,相信祖先的灵魂常降临家庭享受祭祀,并保佑家庭成员。有地位的贵族家庭中总设置房间保存祖先的遗容。这遗容是从死者面部翻制的蜡模面具,或是根据面具制作的雕像。这种保存祖先遗像的风俗是古罗马盛行肖像雕塑的社会原因。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
15
中外设计史授课教案
争胜的气概。
(二)古罗马的建筑设计
罗马人最杰出的成就表现在市政工程方面,他们修筑了规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桥梁、广场、公共浴池等设施。在空间构造方面,重视空间层次、形体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纪念性的目的;结构方面,发展了综合希腊和伊特鲁利亚的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在建筑材料上,除了砖、木、石外,运用火山灰制成天然混凝土。
古罗马的建筑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1、伊特鲁利亚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2世纪):伊特鲁利亚曾是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强国。其建筑在石工、陶瓷构件与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
2、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2世纪-前30年)公路、桥梁、城市街道、输水道以及后来的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受希腊影响较大。
3、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园476年)凯旋门、记功柱和以皇帝命名的广场、神庙以及豪华宏大的剧场、浴场等。
(三)古罗马的日用器物设计
古罗马的日用器物设计是在继承、借鉴其他民族、其他文明的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民族性格对其器物工艺中个性与特色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古罗马日用器物设计观:
? 提倡实用、反对虚饰;提倡宏伟、反对纤细;提倡崇高,反对柔靡 ? 将实用器物的设计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 设计理念上,重视客观需要与客观可能 ? 装饰手法上,推崇理性、反对虚饰 ? 艺术风格上,倡导宏大、壮美、崇高的作风
银器是罗马时代设计的代表品种。银的软度仅次于黄金,加工起来有良好的延展性,便于细工处理,不论敲打、锻锤、雕刻,都能很好的施展加工技术,而且相比黄金,价格较低,重量较黄金也较轻,且更为纯净,可以作出明暗关系很强的浮雕装饰纹样,整体调子比黄金制品更为洗炼银器造型对同时代其他材质器物造型产生重要影响。
本章小结
世界各地不同地域和民族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社会形态、人文环境等因素而形成了各自风格独特的设计文化传统,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由于语言、社会形态、人文环境等因素的阻隔,使各文明圈的设计仍然要依赖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所为其提供的材料就地取材、因时因地制宜,创在出符合本民族、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