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0.2 MPa相对0.1 MPa,增大了压强,体积减小,c(H2)增大,下反应达平衡时c(H2)比M点大,D项正确。
8. 硫酸亚铁铵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产物不同。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确定分解产物的成分。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___气体产生,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去掉C,是否能得出同样结论并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而不含FeO,请完成表中内容。(试剂,仪器和用品自选)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取少量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使其完全溶解;__________
(4)若E中收集到的气体只有N2,其物质的量为x mol,固体残留物Fe2O3的物质的量为y mol,D中沉淀物质的量为z 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x、y和z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完成硫酸亚铁铵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生成 (2). SO2 (3). SO2+H2O2+Ba2+=BaSO4↓+2H+ (4). 否,若有SO3也有白色沉淀生成 (5). 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高锰酸钾溶液、KSCN
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 - 5 -
溶液(或:依次滴加K3Fe(CN)6溶液、KSCN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6). 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或:加入K3Fe(CN)6溶液无现象,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或其他合理答案) (7). 3x+y=z (8). 2(NH4)2Fe(SO4)2 NH3↑+N2↑+4SO2↑+5H2O
【解析】(1)硫酸亚铁铵 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分解,H、O结合有水生成,故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生成。
(2)装置C中BaC12溶液的作用是为了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若含有该气体,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观察到的观象为溶液变浑浊,但该装置中没有明显现象,可知产物中无有SO3气体生成;装置D中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有SO2气体生成,通入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2+Ba2+=BaSO4↓+2H+,若去掉C,若有SO3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得出说明出有SO2而无SO3的结论。
(3)根据Fe2+的还原性,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依据Fe3+与KSCN溶液后变红可检验,方法为:取少量A中残留物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使其完全溶解,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或:依次滴加K3Fe(CN)6溶液、KSCN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并振荡,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或:加入K3Fe(CN)6溶液无现象,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或其他合理答案),则残留物仅为Fe2O3而不含FeO。 (4)若产物中有氮气生成,则失去电子的元素是Fe和N,得到电子的元素是S, 分解,E中生成xmolN2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6xmol,生成ymol Fe2O3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y mol,D中沉淀物质的量为zmol,即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z mol,则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z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6x+2y=2z即3x+y=z;
(5)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完成硫酸亚铁铵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NH4)2Fe(SO4)2
Fe2O3+2 NH3↑+N2↑+4SO2↑+5H2O
Fe2O3+2
【点睛】该题为实验探究题 ,主要考查物质的检验,如H2O,Fe2O3,FeO,SO2等,考查实验设计,氧化还原的计算等知识,理解实验目的和掌握基础知识为关键,难度适中。
9.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目前比较先进的天然气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 6 -
(1)催化反应室发生的反应为: ⅰ.CH4(g)+H2O(g)ⅱ.CH4(g)+CO2(g)
CO(g)+3H2(g) △H=+206kJ/mol 2CO(g)+2H2(g) △H=+247kJ/mol
CO2(g)+4H2(g),则该反应的
① 催化反应室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CH4(g)+2H2O(g)△H=__________。
② 催化反应室的温度通常需维持在550~750℃之间,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考虑,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在催化反应室中,若两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CH4)=0.2mol,n(CO)=0.3mol,n(H2)=0.5mol,则通入催化反应室CH4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不考虑发生副反应)。 (2)还原反应室发生的反应为: ⅰ.Fe2O3(s)+3CO(g)ⅱ.Fe2O3(s)+3H2(g)
2Fe(s)+3CO2(g) △H=-25kJ/mol 2Fe(s)+3H2O(g) △H=+98kJ/mol
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
① 下列措施中能使反应i平衡时
A.增大压强(压缩容器体积) B.降低温度 C.增加Fe2O3(s)用量 D.增大CO的浓度
②若在1000℃下进行反应ⅰ.Fe2O3(s)+3CO(g)
2Fe(s)+3CO2(g) △H=-25kJ/mol
(该温度下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64), CO起始浓度为量2mol/L(Fe2O3过量),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天然气竖炉冶铁相对于传统焦炭冶铁,该冶铁工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铁钛合金是一种常用的不锈钢材料,某同学在探究该合金的性质时,往含有TiO2+、Fe3+溶液中加入铁屑至溶液显紫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有: ①2Fe3++Fe=3Fe2+
- 7 -
②Ti(紫色)+Fe+H2O=TiO(无色)+Fe+2H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65kJ/mol (2). 一定温度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越大,维持反应速率较快(合理即给分) (3). 0.4mol (4). B (5). 80% (6). 生成的部分CO2及水蒸气可循环利用;该工艺中较大比例的H2作还原剂,可减少CO2的排放(只要答一点即可) (7). 2TiO+Fe+4H=2Ti+Fe+2H2O
【解析】(1)①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判断,即有i×2-ii,得出△H=(206×2-247)kJ·mol=+165kJ·mol;②考查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最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③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CH4(g)+H2O(g)
CO(g)+3H2(g)
-1
-1
2+
+
3+
2+
3+3+2+2++
变化量:x x x 3x
CH4(g)+CO2(g)
2CO(g)+2H2(g)
变化量:y y 2y 2y
则有:x+2y=0.3,3x+2y=0.5,解得x=y=0.1mol,则起始时通入甲烷的量(0.1+0.1+0.2)mol=0.4mol;(2)①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A、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比值不变,故A错误;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c(CO2)增大,c(CO)减小,因此比值增大,故B正确;C、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同,通入非反应气体,化学平衡不移动,即比值不变,故C错误;D、氧化铁是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增加氧化铁的量,平衡不移动,即比值不变,故D错误;E、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c3(CO2)/c3(CO),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即通入CO2,比值不变,故E错误;F、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即比值不变,故F错误;②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令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为amol·L-1,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2-a)3/a3=64,解得a=0.4mol·L-1,则消耗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4)mol·L=1.6mol·L,其转化率为1.6/2×100%=80%;③考查流程的优点,生成的部分CO2及水蒸气可循环利用;该工艺中较大比例的H2作还原剂,可减少CO2的排放;(3)③加入铁屑至溶液出现紫色,说明溶液中Ti元素以Ti3+形式的存在,假如铁屑,把TiO中Ti还原成Ti,根据信息①,铁元素以Fe形式存在,因为溶液显酸性,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TiO2++Fe+4H+=2Ti3++Fe2++2H2O。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2)中①的选项E,不要从增大CO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行分析,应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考虑,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c3(CO2)/c3(CO),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因此通入CO,此比值不变,否则平衡发生改变。
- 8 -
2+
3+
2+
-1
-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