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喜宴》文化碰撞
分析《喜宴》中文化碰撞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很显然,不同的文化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想法,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就产生了文化碰撞。《喜宴》讲述的是一个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和碰撞的社会下,长辈和青年人对爱情、婚姻、家庭的不同看法与追求的故事。这部电影把文化碰撞这一现实演绎的淋漓尽致,整个影片当中都透露着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各种碰撞。
《喜宴》这部电影之所以存在文化碰撞,主要是由于它讲述的是这样的情节:主人公高伟同远在美国跟其男朋友赛门同居,但却不断受到台湾的父母亲在电话中催促他结婚,更想不到的是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逼婚,伟同只好跟租住他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崴崴协定假结婚。在大伙闹洞房的情况下,伟同跟崴崴发生了关系,而且令她怀了孕。而本来观念传统的父母后来也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赛门也同意当崴崴孩子的干爸爸。
从表面开起来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其中是有很多的文化冲突、文化碰撞,其过程也可以说是非常曲折,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喜宴》中所包含的文化以及碰撞文化的结果。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来《喜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老一辈的文化,其中,最能体现传统的文化内涵的就是大量丰富的电影语言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事像,在热闹和喜庆中为我们生动的展示出一幅中国当代婚庆的风俗画面。首先,在中国婚俗文化当中,一定要有聘礼。影片中,高妈见到儿媳妇威威送给她一副贵重的见面礼——一个红包、首饰和嫁衣,这里的礼物有一定的聘礼的意味。聘礼所传达的一层意思是婚姻在一定程度上是买卖的关系,这个在传统婚姻上体现得更加严重。第二,中国传统婚俗中的祈子习俗。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跪拜父母,高妈喂儿媳妇喝莲子汤的细节,在婚宴上,让新娘蒙住双眼,最后是让小孩亲新娘,新娘误以为是新郎而引起了二老极为的开心的镜头都表现出来中国传统婚俗中期盼新人能够早得贵子的习俗。第三,中国传统婚俗中的闹喜宴闹洞房。《喜宴》当中的重头戏是婚礼上的喜宴,导演用大量的镜头渲染了婚宴上中方的宾客“闹新人”的场景,以及在新房之中“闹洞房”的场景。一开始是大部分在场的中国宾客用筷子敲打杯子逼新人当众亲吻,之后就是把食物吊起来让新郎和新娘一起争咬试图观看两人接吻,还让新人一桌一桌的敬酒,全场疯狂的高呼“高伟同,有种过来”,到最后的大闹洞房,还让新人当众在被子里面宽衣解带才肯罢休。大部分的宾客都烂醉如泥,大家都沉浸在婚礼的狂欢之中。
1
而这些在中国所谓的传统在外国人眼里是不可理解甚至是怪异的行为,这就可以体现出来文化碰撞中的互相干涉,外国人完全无法理解中国人的做法,从而产生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当然,在剧中高伟同的性取向也是不能被中国人所接受的。这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很大的差异。在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盛行,并且影响深远,人们崇尚自由,表达个性,我行我素,更多的是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处处体现,然而,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告诉着人们要有整体的宏观思想,处处为他人着想,孝、忠、义摆在首位,个人的儿女私情摆在次要的位置。关于性取向的问题,赛门很坦然的告诉自己的父母是同性恋的事情,坦然的讲出父亲的外遇,而且自己从未见过自己的兄弟,而伟同是一位受过中方文化影响的人,他隐瞒着实情,而且还以假结婚的方式来欺骗自己的父母,他为自己不能够传递香火视为自己的不孝,为此他时常感到压抑和无能为力。这样的反差体现出的是中国最朴素的价值观与西方自由释放自己情感的方式碰撞,是个人导向与集体导向方式的碰撞。
但是,高伟同的父亲其实听懂了英文,他知道了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但由于儿子的假媳妇已有身孕,他为了继承香火不得不默默接受了这一切。原本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所交融在一起,就连有着深刻的老传统文化观念的父亲都在文化冲突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这一切。从这些场景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也是可以相互交融的。
最后结局,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文化最终融合在了一起。三个年轻人找到了最合适的处理方法,也满足了父母的愿望,结局也算是两全其美。而这个结局,也是伟同父亲无奈之下的期望吧。父亲临别时感谢赛门照顾伟同,而对威威的感谢明显是为了高家的香火。机场安检时,父亲举起双手的背影,似乎隐喻着一种投降,那是父母为了子女的幸福而作的投降,是一种不得已的退让。传统与现代,其实也用不着决裂,就算是委曲求全,也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更何况,因为理解对方而退让,总是会给人带来温暖的,这种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吞掉另一种文化。虽然会有些不情愿,但是由于更重要的亲情,或是其他原因,文化碰撞在这个时候就会显得极其渺小了。
在这部电影中李安体现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相干涉、互相交融以及文化吞掉另一种文化。其中很多情节未免让人感到有些心酸与无奈,但这又是最真实的体现,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冲突有时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关键是要看我们用怎样的态度来看待它,最后也会形成不一样的结果。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