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西专版)11文言文阅读二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西专版)11文言文阅读二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9:15:12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江西专版)11

课时作业(十一) [文言文阅读(二)]

[时间:45分钟 分值:5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_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

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遂击登闻鼓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然此公论,具人面目者皆能知之,而高冠长裾,号称科第人物者,乃

⑤⑥

低佪淟涊,甘为之扫门捧溺,无所不至,而然自得,夸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予来京师,国子祭酒乡先生陈汝同曰:“埙真义士也,吾欲为之作传。”先生没而传未作,弼故补之。不特为埙计也,庶亦励世之顽无耻者云。 .(取材于明·张弼《东海文集》,有删改)

【注】 ①门达:丰润(今属河北)人。 ②复辟:指明英宗恢复皇位,重新称帝。③登闻鼓:古代帝王为臣民提出谏议或申述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击鼓上闻,谓之登闻鼓。 ④升遐:指帝王之死。⑤淟涊:污浊。⑥(jiàn)然:偷偷地看着人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辄嗾觇卒潜致其罪 嗾:唆使 ..

B.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 狱:案件 ..C.埙佯诺之 佯:假装 ..

D.先生没而传未作 没:通“殁”,去世 ..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 蒙故业,因遗策 ..

D.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

B.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

C.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

D.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特为埙计也,庶亦励世之顽无耻者云。(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注】 ①外实:意思是身体外部没有病(病从内部伤食引起)。②内实:意思是内部没有病(病从外部感冒引起)。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或难其异 难:诘问 .

B.佗脉之曰 脉:切脉 .C.小儿戏门前,逆见 逆:转身 .D.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 讫:完毕 .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嗜食而不得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 吾其还也 ..C.无所知,因破取 因击沛公于坐 ..D.遇良医乃可济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叙述与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华佗不喜为官,善用中药和针灸治病,往往药(或针)到病除。又擅长外科,可在患者不知不觉中将病灶清除。

B.府吏兒寻、李延头痛发热,症状相同。华佗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辨症施治:一个“下泄”,一个“发汗”。第二天两人即痊愈。

C.督邮徐毅生病,请医官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睡眠不安。华佗认为是误刺肝部所致,预见到病人的饭量当天就会减少,如果五天内不救治,就会丧命。果然如此。

D.本文记载了我国古代神医华佗的几则妙手回春的故事,表现了他内科、外科、针灸等方面的精湛医术,但为广陵太守陈登治病的经过当是出于传说,不符合科学道理。

8.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尊卢沙 宋 濂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馆之,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槃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及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然往往藉是以谋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选自宋濂《燕书四十首》)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 絷:捆束,拘留 .

B.王趣见,未至 趣:通“趋”,奔赴 .C.闻晋约诸侯图楚 图:图谋,谋划 .

D.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 贾:招致,招引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进于上卿瑕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无相见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王尚得奠枕而寝耶 风飘飘而吹衣 ..

D.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 常以身翼蔽沛公 ..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然往往藉是/以谋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

B.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然往往藉是以谋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

C.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然往往藉/是以谋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

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

D.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然往往藉是以/谋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十一)

1.B [解析] “狱”应解释为“监狱”。

2.B [解析] B项两个“为”都是介词,“替”。A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把”;第二个“以”是连词,因为。C项第一个“因”是介词,“趁”;第二个“因”是动词,“沿袭”。D项第一个“何”是代词,“为什么”;第二个“何”是语气词,“啊”。

3.C [解析] 注意“也”“矣”等词在句中的位置。 4.(1)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认为袁彬冤屈,(但)没有人敢揭发这件事。(“冤”“莫”“发”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1分)

(2)杨埙于是直接陈述,他所说的都是自己一个人做的,和李贤没有相干。(“乃”“所言”“无预”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1分)

(3)不仅仅为杨埙考虑,也希望用来激励世上那些愚顽没有羞耻之心的人。(“特”“计”“庶”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1分)

【参考译文】

天顺年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恃宠骄横,凡是与他意见不合的人,他就唆使密探暗中罗织罪名,逮捕、拷打他,即使没有证据,(被冤屈者)也不敢反抗。因此他权倾一时,说话的人都噤若寒蝉。他的同僚袁彬正直不屈,于是门达用重案陷害,严刑拷打,构成罪名。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认为袁彬冤屈,(但)没有人敢揭发这件事。

京城里有一个叫杨埙的人,本是一名戍边的战士。他平素并不认识袁彬,为他上书说:“正统十四年,皇上身陷沙漠,朝廷大臣都跑散逃生,只有袁彬一人,(虽然)只是一个校尉罢了,却能保护皇上的人身安全,饱受艰辛困苦。等到皇上驾还重新称帝,授予其官职作为报酬,大家都称赞。现在没有人奏报弹劾,不料却被投入监狱,饱受拷打,司法部门虽然知道他冤枉,(但)怎么敢辩驳澄明呢。陷害袁彬于死地,虽然只是一个人,然而有伤刑罚的公正,人人都没有自我安全感了。我乞求把袁彬等人交给皇上来审查,希望澄清事实真相,(让)死的人没有遗憾,活着的人也安然。我本是一个贫民,没有俸禄官品,(但)看见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仍要)冒死上书。”于是他打起登闻鼓来进言,仍被送交锦衣卫狱。

门达因此想全部铲除异己者,于是判杨埙死缓,让他诬告是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杨埙假装允诺他。门达于是把这件事上报并召集三法司,在午门前审讯,杨埙于是直接陈述,他所说的都是自己一个人做的,和李贤没有相干。门达的诡计不能得逞,然而袁彬还是被降职罢黜,他的宅第都被毁坏了。

不久,英宗逝世。进言的人弹劾门达的罪行,列举杨埙的案件为例证。门达被贬死于南丹,袁彬恢复了旧职,代替门达总管锦衣卫事务。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江西专版)11 课时作业(十一) [文言文阅读(二)] [时间:45分钟 分值:5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①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_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