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23:16:32

38.中国古代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9.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40.简述汉语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发扬传统文化与引进、借鉴西方文化是矛盾的吗?试分析说明。 42.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化事象往往是_____________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 2.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和_____________。

3.我国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_____________”。

4.老子在人生观上提出“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则崇尚“_____________”。 5.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一种模式。 6.中医学中的“四诊”的诊断技术指的是“_____________”。

7.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_____________、凶、宾、军、嘉五种,即所谓“五礼”。 8.城隍、土地爷、灶君作为_____________底层神灵,在古代民众中有长久的信仰。 9.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化是由社会的精英人物创造的。( )

2.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但统一占主导倾向。( )

3.汉武帝时郡县制的最终确立标志着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的正式形成。( ) 4.西汉王朝一直奉行“黄老之学”,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 ) 5.明朝八股取士的题目取自朱熹的《四书章句》。( )

6.我国不同地区的饮食烹饪风格不同,有俗语概括为“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 7.五服丧制以麻布的粗细来标志家庭成员的地位,越粗就表示与死者的关系越远。( ) 8.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指的是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应和谐统一。( ) 9.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是印度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 )

10.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构成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三大阶段。( ) 1.汉代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的盛行属于( )。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内涵

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 )。

A.国别文化 B.民族文化 C.上层文化 D.精英文化 3.中国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指的是(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成都平原 4.中国社会“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

A.夏代 B.商代

10.欧洲的耶稣会士初来华时,采取了“_____________”的迂回策略,即通过介绍西方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华人之尊敬,以此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C.周朝 D.秦朝

5.百家争鸣中,( )的思想对于艺术精神的培养有特别积极的影响。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老子 6.唐代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 )。

A.尚书、常事、给事中 B.中书、门下、尚书 C.司徒、司空、司马 D.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7.家庭管理文化要素中表示家庭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的是( )。 A.字辈谱 B.家谱 C.义谱 D.家谱传记 8.服饰的构成要素是( )。

A.质、形、饰、色、画 B.帽、衣、裳、鞋、袜

C.帽、衣、鞋、首饰、佩物 D.性别、年龄、体形、环境、职业

9.传统的居住建筑中,金銮殿、寺庙和官府取( )方向,称“子午向”,平常人不能僭越。A.东南 B.西南 C.正东 D.正南

10.中国人有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的传统,例如汉语中把不劳而获、饱食终日叫(A.饭坑酒囊 B.饭囊酒瓮 C.脑满肠肥 D.酒囊饭袋

11.科举制到了宋代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宋太宗殿试的三项内容是( )。 A.一策一经一论 B.经、策、诗赋 C.诗赋、帖经、墨义 D.一诗、一赋、一论 12.社稷祭祀是( )的一种。

A.天神祭祀 B.地神祭祀 C.人神祭祀 D.星辰祭祀

13.“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这句话表现的是( )模式。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分析思维 14.中国的舞蹈发展到( )基本上已达到了顶峰。

A.南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诗言志”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唐代的( )就是这方面的著名代表。 A.李白 B.王维 C.白居易 D.李商隐 16.明清时把共同语称为( )。

A.通语 B.国语 C.天下通语 D.官话

17.传统的年画中,往往以“鱼戏莲叶间”作为题材,表示( )。

A.年年有余 B.连年有余 C.吉庆有余 D.金玉满堂 18.周代的儿童识字教材是( )。

A.《史籀篇》 B.《仓颉篇》 C.《千字文》 D.《百家姓》

19.公元八世纪,新罗僧道义从马祖弟子受法,传南宗禅与( )。

)。 A.越南 B.日本 C.朝鲜 D.泰国

20.梁漱溟在重庆北碚创办的( )是现代新儒学著名的“三大书院”之一。 A.复兴书院 B.勉仁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岳麓书院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文化传统 2.乾嘉学派 3.坐商经营 4.“因俗制礼” 5.“三大文化思潮”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区域文化是由哪些因素共同构成的? 2.简要说明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诚信”的认识。 2.简述传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 ) 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2.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鲜卑、契丹、金人、满族,都起源于(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太行山 D.长白山 3.我国的史学界,古史辨派出现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后期 C.20世纪早期 D.20世纪中期 4.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 )

A.郑国的礼乐文明 B.齐国的礼乐文明 C.晋国的礼乐文明 D.鲁国的礼乐文明 5.我国出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是在( )

A.明代初期 B.明代中叶 C.明代晚期 D.清代初期

6.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一次同余式组解法,西方人也称之为( ) A.“中国几何原理” B.“中国勾股定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中国出入相补原理” 7.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政治文化传统是(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8.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9.传统社会,举行命字礼的人生仪礼是( )

A.诞生礼 B.成年礼 C.婚礼 D.丧礼 10.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模式的是( ) A.“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D.“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1.古代,巫祝将其垄断的天文知识用于前兆迷信上,进而发展成为( )

A.鸟占 B.竹卜 C.星占 D.梦占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总结的一条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 B.启发引导 C.学思结合 D.教学相长 13.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 ) A.载体 B.媒体 C.整体 D.全体

1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运用的汉字修辞格是( ) A.对偶 B.顶真 C.回文 D.重叠 15.首次阐述“新儒家”概念的是( )

A.熊十力 B.贺麟 C.冯友兰 D.梁漱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的是( )

A.宫廷礼仪 B.民间文学 C.文庙典礼 D.宗庙音乐 E.傩戏

17.《隋书?地理志》记载汉中地区的风俗为( )

A.“好祀鬼神” B.“尊崇道教” C.“好商稼穑” D.“商贾并凑” E.“有张鲁之风”

18.唐德宗时推行的“两税法”的核心内容是( ) A.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为依据征税 B.以一个家庭田亩数量的多少为依据征税 C.以人丁数量为依据征税 D.以劳动所得报酬为依据征税 E.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不征税

19.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有( ) A.民本思想 B.节约粮食 C.人格教育 D.民主思想 E.食疗观

20.中国古代,什伍里甲制度的作用有( )

A.人身控制 B.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C.方便人口流动

D.保证国家赋税、徭役政策落到实处 E.确保国家兵役政策落到实处 21.以下文献记载,反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有(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C.“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D.“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8.中国古代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9.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40.简述汉语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发扬传统文化与引进、借鉴西方文化是矛盾的吗?试分析说明。 42.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化事象往往是_____________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 2.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和_____________。 3.我国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_____________”。 4.老子在人生观上提出“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则崇尚“________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