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22个常考点专攻 专题三 遗传 主攻点之(三)第一课时 练习
专题三 主攻点之(三)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 cm,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 cm。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
A.6~14 cm C.8~14 cm
B.6~16 cm D.8~16 cm
解析:选C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长度最短为8 cm,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AaBBCc,长度为14 cm。
2.(2019·海安中学期中)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种豌豆杂交的子一代表现型如图所示。让子一代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2∶1∶2∶1 C.1∶1∶1∶1
B.9∶3∶3∶1 D.3∶1∶3∶1
解析:选A 根据柱形图F1比例用逆推法推出亲本基因型,再根据亲本基因型用正推法推出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最后根据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用分解组合法进行性状分离比计算。根据图形分析可知,圆粒∶皱粒=3∶1,说明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Rr、Rr;黄色∶绿色=1∶1,说明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Yy、yy,即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1/3YyRR、2/3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杂交,F2绿色出现的概率为1/2,皱粒出现的概率为2/3×1/2=1/3,所以F2的圆粒∶皱粒=2∶1,黄色∶绿色=1∶1,故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3.桃树的基因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
A.进行独立遗传的DDTT和ddtt杂交,F1自交,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B.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C.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中的胚的基因型为DDtt
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一定是在减数第二次分
1
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解析:选C A项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B项中,Ddtt×ddTt的后代其表现型比例也是1∶1∶1∶1;D项中,其变异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4.若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假说阶段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解析:选D 丁个体DdYyrr自交,由于D、d和Y、y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所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DDrr∶YyDdrr∶yyddrr=1∶2∶1,即子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比例为3∶1;甲、乙图个体基因型中只有1对基因是杂合的,所以减数分裂时不能恰当地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孟德尔用YyRr与yyrr测交,其子代表现为1∶1∶1∶1,此属于验证阶段;甲、乙、丙、丁中都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甲、乙、丙、丁都可做为揭示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5.(2019·南通调研)图1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系谱图,图2是对该家系中1~4号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先以某种限制酶切割样品DNA,再进行电泳),得到的电泳结果(电泳时不同大小的 DNA片段移动速率不同),已知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4号个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条带1 条带2 条带3 a b 图2
2
c d A.根据图1可确定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结合图1、2分析,可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 C.5号一定是杂合子,8号与5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D.9号与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5/12
解析:选C 由图1中4号为患者,其父母1和2号正常,可判断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父亲1号正常则其女儿都应正常,但实际上4号患病,所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中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4号个体,4号个体只含有致病基因,而编号a含有条带2和条带3(相当于两个DNA片段),由此可推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7号患病,5号和6号正常,所以5号和6号一定都是杂合子(设为Aa)。由5号和6号的基因型可推知正常个体8号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故8号与5号基因型都是Aa的概率是2/3;9号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9号与该病基因携带者(Aa)结婚,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3×1/4)×1/2=5/12。
6.(2016·全国卷Ⅲ)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解析:选D 本题的切入点在“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上,相当于测交后代表现出1∶3的分离比,可推断该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设相关基因为A、a和B、b,则A_B_表现为红花,A_bb、aaB_、aabb表现为白花,因此F2中白花植株中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4种;控制红花与白花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7.(2019·如皋中学模拟)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基因型为YyIi的雌雄蚕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比例是( )
A.3∶1 C.1∶1
B.13∶3 D.15∶1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基因的组合规律中特殊比例。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Y_I_、Y_ii、yyI_、yyii的个体表现型分别为白茧、黄茧、白茧、白茧,基因型为YyIi的雌雄蚕交配,
3
后代产生了9Y_I_、3Y_ii、3yyI_、1yyii,因此对应的表现型为13∶3。
8.(2019·全国卷Ⅱ)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C.②或③
B.①或④ D.③或④
解析:选B 实验①中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作为亲本的植株甲为杂合子。实验④中植株甲与另一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依据实验②、③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
9.(2019·全国卷 Ⅲ)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
A.250、500、0 C.500、250、0
B.250、500、250 D.750、250、0
解析:选A 基因型为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B∶b=1∶1,若两亲本的基因型都为Bb,则产生的受精卵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则理论上1 000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个体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250、500、250,而在该特定环境中,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故A项正确。
10.关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子,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C.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进行演绎 D.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解析:选C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测交进行验证。 11.(2019·淮阴中学等七校联考,多选)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预测子代表现型 推测亲代基因型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