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
乱,重复累赘等)和修改方法,同时要加强语感训练,提高病句的辨识和修改能力。 (三)题型扫描: 1、句式选用:
(1)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02年杭州市中考卷)
①三色堇、金鱼草这些只在春天才会开的花儿,也在寒冷的天气里绽开美丽的笑颜, 。
②四周一片寂静,我用心灵去谛听,可以听到竹枝伸展、竹叶舒张,根须蠕动的声响, 。
A、①将冬日的西湖装点得春意盎然。②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B、①冬日的西湖被装点得春意盎然。②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C、①将冬日的西湖装点得春意盎然。②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D、①冬日的西湖被装点得春意盎然。②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2)与前面的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02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试题)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
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2、病句辨析:
(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欢送老师退休班会上的发言。画线四句话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02年丽水市中考题)
A、今天我参加这个欢送会,心情格外激动。初中三年,B、我们和周老师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现在,我们就要毕业,C、周老师您也该回家抱孙子了。D、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勤奋学习,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02年绍兴市中考题)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东山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欢迎。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日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3、句序排列:
选出句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2001年绍兴市中考题)
①不同的是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 ②把办教育跟种庄稼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 ③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长的需要就成
④相同的是工作对象都是有生命的,都是自己成长,都有自己成长的规律
⑤办教育还得给受教育者提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 ⑥使之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逐步发展成长,成为合格的建设者 A、①③②④⑤⑥ B、⑤⑥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⑥③ D、②④①③⑤⑥ 4、连贯、得体辨析:
(1)下列句子不连贯的一项是( )(01年杭州市中考题)
A、 整个小区内,王老师家的灯,总是清晨亮得最早,晚上熄得最迟。 B、 珍惜时间的人,把时间当作生命;浪费时间的人,把时间看作流水。 C、 一到宿营地,大家放下行李,把帐篷支起,搭起炉灶,生火做起饭来。 D、 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山径幽深,竹木青翠,处处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机。 (2)选出语言运用最得体的一项( )(01年绍兴市中考题)
A、 小王同志,听说你生病了,我代表单位向你表示问候,并请你及早康复。 B、 老师批评我们,她的嘴脸虽然严肃,但是她的用心还是好的。
C、 “校园之声”广播台本次播音到此结束,老师们、同学们,谢谢收听,再会。 D、志愿军战士弹药即将耗尽,但敌人还在像猛虎一样冲上来。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02年嘉兴、舟山、台州市中考试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天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天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天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天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多重复句层次分析:
下列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分析都正确的一项是( )(2000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题) ①金华火腿名闻遐迩, ②不仅因为它是珍贵美味的食品,③而且还因为它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因果 递进 并列 递近 并列 因果 递进 并列
6、复句类型辨析:
对下列复句分句间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0年杭州市中考题)
A、 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
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条件关系)
B、 他们有坚定的信心、远大的理想、美好的希望,因此他们这些文章的情调是优美
的、健康的、引人向上的。(因果关系)
C、 如果有谁对朋友坚持原则,就说人家“不讲交情”、“不够朋友”。(假设关系) D、 运动场上的起点是明显的,而生活中的起点往往比较隐蔽。(递进关系)
五、标点符号: (一)考试目标:
1、能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2、理解引号、破折号、省略号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能改正误用的标点符号。 (二)要点提示:
1、对标点符号复习,要重在其正确使用,尤其是学生比较薄弱的引号和句末点号配合使用的情况,概念的死记硬背。
2、要重在让学生明确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 (1)引号的作用:①表强调;②表示引用;③表示特定的称谓;④表示否定。 (2)破折号的作用:①表示话题的转换;②表示解释说明;③表示语意的递进;④表示话题的转换。
(3)省略号的作用:①表示内容的省略;②表示语意未尽。 (三)题型扫描: 1、运用辨析:
(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02年杭州市中考题)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成败与自己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神,意境??因为,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2)下列句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0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题)
A、 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他就会来的。”
B、 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
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C、 “我加练一点儿!”一位灵巧秀气的姑娘抬起头来,抢先回答。
D、 我望着师生们在冷风细雨中渐渐消失的背影,忽然想到一句话:“人间自有真情
在。” 2、作用辨析:
选出有关标点符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但是( )(01年绍兴市中考题)
A、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句
中的省略号应该去掉)
B、 我国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竟个诸葛亮。”(句中的引号表示讽刺)
C、 大锅里有温水,只管舀来洗就是了;暖瓶里有热茶,美美地喝就是了。(句中的
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关系)
D、 到底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六、修辞: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反复、借代、设问、反问、引用)及其在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2、根据表达需要,能恰当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要点分析:
1、能辨析常用的修辞,并能辨析运用的正误。 2、能体会常见句子中的修辞的作用。 3、能根据句式结构与语境仿写句子。 (三)题型扫描: 1、用法辨析:
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02年杭州市中考题)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三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华,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定的春光,一定的清香,一定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2、辞格辨析:
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02年丽水市中考卷)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3、语境仿写:
从“白玉长堤路”和“镜湖水如月”中任选一句,写出与之构成对偶的句子,内容....要体现乡土特色。 ....
A、白玉长堤路, B、镜湖水如月, 七、文学常识: (一)考试目标:
1、了解必学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
2、了解神话、民间故事、童话、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等主要的文学形式的一般常识。
(二)要点提示:
(1)对课文中涉及的重要的作家,要从(名字、号、谥号、别号等),时(时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