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说明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说明
迟英红 乳山市冯家镇中心小学
《家人的爱》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教材旨在让学生感受家庭中家人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鉴于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体会家人正面的关心和照顾是家人的爱这一点比较好接受,所以本节课我就从学生比较易于接受的“正面的爱”入手,把“家人的唠叨、批评或是严格要求也是爱”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整堂课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所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
因此,本课的教学环节我设计了“情感导入,感受家人在一起的快乐:”——“美好回忆,感受家人 “陪伴”是爱”——“ 讲述故事,感受家人无私的爱”——“ 分析事例,理解家人隐藏的爱”四个环节。
导入环节,我利用教师自己的照片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体会出家人的“陪伴”是一种爱。
第二环节,通过“日常生活中,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家人的爱呢?”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讲述家人对自己爱的故事。
第三环节,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处理课本中的四幅图片时,我没有采用让两个学生来表演的形式,我觉得肤浅的表演对于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都是在看热闹,很难从中体会到什么。所以,这里我采用的方法是,让一个学生扮演图片中的孩子,进行情景再现,而让其他所有学生都来扮演家人,这样就会出现许多种做法,学生通过这种角色的扮演,可以从中真正体会出家人这种做法的初衷。体会出家人对自己的批评也好、严格要求或是寄予希望也好,都是家人对自己的爱。这种爱来的更深沉、更有意义。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都来参与,而不是作为看客,看两个人的表演。
最后,在升华阶段,我利用了“family”的公益广告,将整节课进行思想的升华,全班集体喊出“爸爸、妈妈我爱你”的肺腑之言。
本节课的设计我将主要采用体验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从学生的亲身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
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