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详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1:38:39

在本文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间点:一个是第一部分的开头“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这是开追悼会的那天,而刘和珍遇害是在三月十八日,我们翻到课本31页可以看到本文最终完稿是在4月1日。所以

3.18. 3.25. 4.1. 惨案 追悼会 成文

两星期

在这整个过程中,涉及到了“一事”,“三人”, “一情”,“一思”, “一事”即老师刚才所说的“三一八”惨案, “三人”即本文涉及到的三类人,

“一情”则是贯穿本课全文的作者的感情,

“一思”即我们后面会讲到的作者对“三一八”惨案的理智思考,意义的总结。

2.画出难点句(3min)

学生指出难以理解的句子,教师提问,同学回答,全班都用笔画出,教师在讲解课文时重点讲解。

3..细读一二,知道缘由

(1) 齐读课文 (5min)

齐读课文一、二部分,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笔下涉及哪几种人?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态度如何?

提问学生+总结,再要求学生翻开练习册 (翻开练习册P27,课后摘抄到书上)

5

哪几类人 ①爱国者、猛士(爱国青年,突出的代表是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 ②苟活者( “我”) ①反动派,段其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 ②“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 麻木的民众,“庸人” (或称“无恶意的闲人” ) 动向 悼念 作者的态度和感情 尊敬、激励 (沉痛悼念,表达敬意——颂扬其勇毅,称她们的“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污蔑 揭露、嘲讽 (作者控诉他们的暴行、痛斥他们无耻下劣) 淡漠 哀伤、唤醒 (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2).品味语句(10min)

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 ?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

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

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

①悲痛的悼念(祭奠英烈)

“必要” ②愤怒的揭露(揭露敌人)

③沉痛的总结(唤醒庸人)

鲁迅在一九二六年《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写到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

(六)、布置作业(5min)

1、将作者的代表作抄写到书上

2、课后尝试自己或者小组探究难点句 3、背诵第二部分

6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1min)

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如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心脏,让敌人心惊胆寒,这一点不假。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在了解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们遇难经过的同时,也一睹作为语言大师的鲁迅先生的风采。

(二)合作探究 1、人物探究(10min)

细读第三、四、五部分文中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毅然:艰难的生活中预定莽原——追求真理,坚定不移 反抗:女师大风潮中反抗校长——坚持正义,敢于斗争 微笑: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亲切,坚毅乐观

“微笑”反复出现?作用:两组对比

(1)微笑而被杀害,反衬政府的凶残,反动文人的无耻。

(2)微笑而黯然泣下,说明她是一个有责任感,能深思远虑的青年

黯然: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深谋远虑,有责任感 欣然:欣然前往执政府请愿——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勇敢:组织请愿,府门喋血——思想进步,勇于抗争

2、细节探究(24min) (1)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但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他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痕迹。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①,说卫

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①噩耗:èhào,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①为怀疑。(①颇:pō,很。)我向来是不惮①以

7

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①惮:dān,怕。)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①在府门前喋血②呢?(①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②喋血:流血满地。喋,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

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这课文的第四节,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是全文的高潮。阅读时,要很好地体会那排山倒海惊天动地而来的怒火,体会那雷霆万钧所向披靡的笔力。

第1句概述“三?一八”惨案、刘和珍遇害的事实,看似出笔平凡,实则笔底藏有万千杀机。副词“才”说明“我”知道消息之晚,这便用铁的事实驳斥了所谓“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副词“就”说明惨案发生之快,雄辩地证明这是敌人预先设置的“罗网”。副词“居然”,强调了事情的发生既不合事理,也不合情理,更不合法理,“请愿”是完全合法的行为,竟然遭到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卑劣行径。至于“死伤至数百人”的巨大数目,更见出惨案的触目惊心,反动政府的暴戾残忍。

第2、3句笔锋陡然一转,反过来陈述自己对于这个事实的怀疑。“不惮”,即不怕,

敢于。“最坏的恶意”,指如何如何的下劣凶残。“中国人”,指上文提及的段琪瑞执政府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凶残到这地步”,指让徒手请愿的群众和和蔼可亲的刘和珍“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死伤至数百人”。“下劣到这地步”,指反动派不仅暗设“罗网”,残杀了手无寸铁的弱女子,而且反过来诬陷说“她们是暴徒”、“她们是受人利用的”。作者说,不仅一般的人不曾预料也不会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我”这样一个“心怀叵测”敢干用“最坏的恶意”进行推测的人也不曾预料、也不敢相信会发生这样的惨案,会造出这样的流言。但是,它确确实实地发生了!作者用的是以退为进的手法,看似为敌人开脱罪责,实际是将敌人推至极高极险之处,然后猛一用力,反戈一击,置其于死地。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补充一个更值得怀疑的理由:“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退一步,再退一步,这好比射箭,把弦向后一拉,再向后一拉,弦向后拉得越多,弓就张得越满,射出的箭也便越有力。

作者把弓拉满了,马上就射出他的利箭,扔出他的投枪和匕首。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一口气列出一连串的铁证,好比机关枪射出的一排排子弹。让每个证据独自成段,又多用短句,恰如投枪、匕首,急射而出,雷霆万钧。“然而”、“但”、“但”这几个转折词的连用,一再突出这都是人们不能预料也不敢相信的罪恶行径,让人惊心,让人发指。

作者在控诉了敌人的凶残和卑劣之后,愤怒的感情如汹涌的波涛决堤而出,仇恨的烈焰如奔突的岩浆冲天而起,他在沉默中爆发了!

(2)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①。(①这样的罗网:鲁迅在《可惨与可笑》一文中指出:

8

搜索更多关于: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在本文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间点:一个是第一部分的开头“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这是开追悼会的那天,而刘和珍遇害是在三月十八日,我们翻到课本31页可以看到本文最终完稿是在4月1日。所以 3.18. 3.25. 4.1. 惨案 追悼会 成文 两星期 在这整个过程中,涉及到了“一事”,“三人”, “一情”,“一思”, “一事”即老师刚才所说的“三一八”惨案, “三人”即本文涉及到的三类人, “一情”则是贯穿本课全文的作者的感情, “一思”即我们后面会讲到的作者对“三一八”惨案的理智思考,意义的总结。 2.画出难点句(3min) 学生指出难以理解的句子,教师提问,同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