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学时 头部 颈部 胸部 腹部 盆部与会阴 脊柱区 上肢 下肢 解剖操作 解剖操作 解剖操作 解剖操作 解剖操作 解剖操作 解剖操作 2 5 2 5 2 8 4 6 4 6 自学 2 8 2 8 64 主编:陆国明 参编: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4325034 总学时:80学时(讲课50学时,实验30学时) 总学分:5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专业基础课这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为学习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以及临床医学等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本专业的学生的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特征、结构和机能意义;掌握人
45
体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微细构造及机能意义;掌握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过程的有关知识;掌握人体各系统的胚胎发生及其相关的畸形;能熟练地使用光学显微镜,准确辨认各种组织及主要器官的微细构造。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邹仲之主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以讲授、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课堂练习和期末考查考试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大纲的使用说明:
一、本大纲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按不同深度提出,按下列三种不同深度的要求实施: 1、掌握:凡掌握的内容应在课堂上讲深、讲透,要求学生对此内容的基本知识或基础理论深入地了解,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牢固掌握。
2、熟悉:要求熟悉的内容要重点地讲解,使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3、了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则可概括讲授并扼要介绍国内外的进展及一般规律。
二、各章重点是对本课程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深入细致地讲解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各章难点是大多数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要求教师慎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清晰的事例,使学生能够顺利接受这部分内容。
大纲正文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 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2.掌握 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3.熟悉 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4.熟悉 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讲授要点】 重点:
1.常规石蜡切片制作及H-E染色过程
2.组织细胞的长度单位、四种基本组织以及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3.学习组织学的意义
难点:常规石蜡切片制作及H-E染色过程
46
【讲授内容】
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二.组织学发展简史和当代组织学 三.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四.组织学技术简介
(一) 光镜技术 (二) 电镜技术 (三) 组织化学术 (四) 放射自显影术 (五) 图像分析术
(六) 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
第二章 上皮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 上皮组织的组成、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 2.掌握 被覆上皮的类型及特点 3.熟悉 腺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4.熟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
5.熟悉 上皮组织的再生:上皮组织的生理性更生、受损伤后的再生
【讲授要点】 重点:
1.上皮组织的组成、分布、结构特点、功能及分类 2.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4.腺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难点:
1.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2.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讲授内容】 一.被覆上皮 二.腺上皮和腺
47
三.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一)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结构:细胞衣、微绒毛、纤毛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上皮细胞侧面的连接结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三)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结构: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 第三章 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
1.熟悉 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起源和分类 2.掌握 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 疏松结缔组织基质和纤维的形成
4.熟悉 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讲授要点】 重点:
1.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起源和分类 2.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3.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讲授内容】 一.疏松结缔组织 (一)细胞 (二)纤维 (三)基质 二.致密结缔组织 三.脂肪组织 四.网状组织
第四章 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目的要求】
1.掌握 血细胞的组成,血浆与有形成分
2.掌握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功能和正常值 3.熟悉 血细胞的发生
4.熟悉 红骨髓的结构和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发生的微环境
4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