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专题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后提升训练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后提升训练人民版必修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19:23

学 习 资 料 专 题

课后提升训练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 ( )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

【解析】选C。“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商朝的国家大事是祭祀与对外战争,将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与祭祀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相结合,使得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选C。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到:“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既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这一状况 ( ) A.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有效管理 B.形成了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 C.容易造成统治阶级的内部纷争 D.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解析】选C。材料中“兄弟同礼”的现象表明商朝时嫡庶未立,尚未形成明确的王位继承制度,故容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

3.(2017·北京高一检测)《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 )

A.黄河中下游 C.巴蜀地区

B.长江中游 D.关中地区

【解析】选A。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周南、召南位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故A正确,B、C、D错误。 4.(2017·保定高一检测)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 ( )

唐玲

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

【解析】选B。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析材料,周公分封商代奴隶主贵族主要是因为他们及其后裔仍有较大影响力,在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则是为了加强防范。故本题选B。

【拓展延伸】周王与同姓诸侯之间的关系

(1)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周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天下共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2)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5.(2017·赤峰高一检测)据《春秋》记载,在240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 A.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宗法制已完全崩溃

【解析】选A。材料中“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的信息说明鲁君由朝贡周王到其他诸侯,说明分封的等级逐渐瓦解,故本题选择A。 【补偿训练】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即分封制也逐步崩溃。所以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6.(2017·嘉兴高一检测)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依据当时的宗法制,下列对“士”这一阶层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对于卿大夫是大宗 C.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唐玲

B.士不再实行宗法制 D.士一定与周王室同姓

【解析】选C。卿大夫以下是士,相对于卿大夫,士是小宗,故A错误;士仍然按照宗法制分封,故B错误;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子分封为庶民,故C正确;士不一定与周王室同姓,有功臣也可以分封,故D错误。

【深化点拨】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7.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 ) A.中央集权 C.天下为公

B.家国一体 D.官僚政治

【解析】选B。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代,故A错误;材料“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体现了国家内的上下级权力结构,“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体现了家族内的血缘亲疏,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家国一体,故B正确;材料“统治阶级中……以亲属血缘为基础”体现了“家天下”的属性,故C错误;材料“以亲属血缘为基础”体现了西周贵族政治的特点,故D错误。

8.鲁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 )

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B.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C.世卿世禄制度始终盛行 D.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

【解析】选B。结合材料“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可知继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A错误;从材料中“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可知该行为打破了宗法制的严格等级关系,故B正确;C材料没有体现;结合材料可知是庶子控制朝政而不是辅助管理朝政,故D错误。 【补偿训练】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 ( ) 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唐玲

B.是宗法制影响的产物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选C。“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和“诸子有份”等信息说明,“分异”不仅要分家而且还要分割家产,这与传统宗法制下由嫡长子继承家庭中的政治地位(贵族家庭)和主要财产相悖,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故B错误,C正确;分封制是地方制度,而材料体现的是家庭问题,故与A无关;D错误,君主专制是秦统一后出现的。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

——《浅论中国古代妇女再婚问题的演变》

材料二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吕氏春秋·当务》

材料三 (周)幽王嬖爱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周礼对元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周太史伯阳发出“周亡矣”感叹的原因。(8分)

【解析】第(1)题先判断出是宗法制,目的要从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方面入手分析。第(2)题从宗法制的特点方面入手分析即可。第(3)题从西周政治制度受到破坏,从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答案:(1)制度:宗法制。主要目的:维护分封制。 (2)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3)①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到分封制,动摇了西周的统治。因此,周太史伯阳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唐玲

唐玲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学 习 资 料 专 题 课后提升训练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 ( )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 【解析】选C。“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商朝的国家大事是祭祀与对外战争,将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与祭祀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相结合,使得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选C。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到:“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既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这一状况 ( ) A.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有效管理 B.形成了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 C.容易造成统治阶级的内部纷争 D.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