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资本与绩效考核
(4)制定科学的资源配置程序。第一步,由各类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书面调研报告,提出建议;经部门负责人审查同意后,向资源配置管理办公室提交议案,并同时提供资源合理配置的理由书。第二步,资源配置管理办公室审查受理议案报告,召开全体会议,研究审议有关资源配置议案。第三步,制订资源配置实施方案并实施,建立检查、监督、反馈制度,及时解决资源配置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5)按照EVA管理要求,约束和引导财务资源配置策略。逐步完善以EVA为核心的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财务资源配置挂起钩来,有效引导和规范财务资源配置行为,保证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绩效考评要有明确和清晰的政策导向,EVA是衡量业绩持续发展的最佳标准。合理区分历史和现实、经营基础和历史包袱,在绩效考评时将经营绩效分为存量和增量分别考核,充分体现效率和公平兼顾。保持绩效考评制度的连续性,保证绩效考评制度和财务资源配置的内在约束长期有效发挥,避免和减少经营的短期行为。在资源配置时,要把调整存量资源和配置增量资源有机结合,积极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增量资源带动存量资源的调整,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保证新增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形成新的损失和浪费。
四、以EVA为核心建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等级评价具体制度
(一)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等级评价内涵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等级评价是以分支机构的当期业绩贡献和持续发展潜能为评价基础,以其经营管控难度和经营环境差异为调节因素,从经营业绩、经营规模和经营环境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衡量。建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等级体系,引导行内基础性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分支机构长期均衡发展。 (二)分支机构内部等级评价体系
分支机构内部等级统一划分为11个级次,第1等级为最高等级,第11等级为最低等级,各类等级之间适当交叉(见表1)。其中,一级分行分为第1至第5等级;直属分行和一级分行营业部分为第1至第6等级;二级分行分为第4至第9等级;支行分为第7至第11等级。
5
表1:分支机构内部等级区间
分支机构 内部等级 l 2 3 4 5 6 7 B 9 l 10 11
f 一级分行 直属分行和 一级分行营业部 二级分行 支行 (三)分支机构内部等级评价模型
分支机构内部等级评价结果是在基本评价得分的基础上,采用经济环境调节系数调整后综合确定的。基本评价得分由经营业绩得分与经营规模得分加权组成,满分为100分,其中经营业绩得分占60%,经营规模得分占40%。
分支机构内部等级评价得分=(经营业绩得分×60%+经营规模得分×40%) ×(1+经营环境调节系数×0.1)
1.机构经营业绩是以平衡记分卡理念为指导,兼顾影响被评价机构整体业绩的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内部与外部因素、风险与收益因素、结果与驱动因素,从效益、客户、内部营运和学习与发展四个层面构筑综合性的机构业绩评价体系,其中财务类得分占60%,客户类得分占10%,内部营运类得分占20%,学习与发展类得分占10%。
机构经营业绩得分=财务效益评价得分×60%+客户评价得分×10%+内部营运评价得分x 20%+学习与发展评价得分×10%
(1)财务效益类指标以效益、价值为核心,从财务角度考察分支机构的盈利能力和价值贡献,包括总资产净回报率、人均经济增加值、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成本收入比。
(2)客户类指标以市场为导向,从客户角度评价分支机构的市场拓展能力,包括重要法人客户数、个人优质客户数、分销渠道建设(含网上银行客户数和电
6
话银行客户数两个分项指标)。
(3)内部营运类指标以内部业务过程为依托,从内部营运角度衡量分支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与创新驱动,包括加权信贷资产不良率(含加权信贷资产不良率绝对额和加权信贷资产不良率变动率两个分项指标)、人均中间业务创新收人、案件风险影响率、内控建设。
(4)学习与发展类指标以营造员工发展的健康环境为目标,从组织学习成长角度评估分支机构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包括关键员工结构优化率(含关键员工引入率与关键员工流失率两个分项指标)、员工培训投入。
2.机构经营规模反映各分支机构由于存量规模差异而客观存在的管控难度,选取资产总额、分支机构数、从业人员数三个分项规模指标进行加权评分。其中,资产总额得分占80%,分支机构数得分占10%,从业人员数得分占10%。 机构经营规模得分=资产总额得分×80%+分支机构数得分×10% +从业人员数得分×10%
3.为反映因区域环境差异而客观存在的经营难度,设置经营环境调节系数对分支机构内部等级基本评价得分进行修正。该系数选取人均GDP(60分)和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0分)两个分项经济指标进行加权评分,取数范围在0~O.1核定。 (四)分支机构内部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分支机构所属行政序列及其综合评分,确定分支机构内部等级,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表2:内部等级行得分标准
分支机构内部等级 l 2 3 4 5 6 7 8 9
一级分行 x≥80 65≤x<80 50≤x<65 35≤x<50 x<35 直属分行和一级分行营业部 x≥90 75≤x<90 60≤x<75 45≤x<60 30≤x<45 x<30 二级分行 x≥80 70≤x<80 60≤x<70 50≤x<60 4JD≤x<50 x<40 (五)根据分支机构内部等级的资源差异化配置
根据内部等级在综合类业务的经营授权,对信贷资源、经济资本资源、财务
7
资源配置,机构人员计划的制订,内设机构编制的设置,管理类人员职数与岗位薪酬等级的核定等实行区别对待,将商业银行内部资源向效益价值贡献高的机构倾斜。按照战略导向,分类管理的原则,内部等级评价结果将作为对各行政序列内不同内部等级分支机构实施差异化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
1.一级分行的l一2等、直属分行和一级分行营业部的1~2等以及二级分行的4等,为资源倾斜型机构。
2.一级分行的3~4等、直属分行和一级分行营业部的3~5等以及二级分行的5~8等,为资源支持型机构。
3.一级分行的5等、直属分行和一级分行营业部的6等以及二级分行的9等,为资源限制型机构。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