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根据你这些年从事初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根据你这些年从事初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0:34:58

【初中数学】专题二作业

1.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一、重新阐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是阐述了数学意义与性质,数学教育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创新特征。例如,对于什么是“数学”,将原来“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改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2.是对基本理念的表述做了一些修改。《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个别表述的方式进行了修改。如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改动让人觉得更加科学,易于理解。

3. 梳理了10个核心概念 课程标准把课程内容分为4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又提出了与

内容有关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且对每一个核心概念都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解释。 体例与结构的变化 在“前言”部分除修改了对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数学教育的功能、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数学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外,还增加了“数学课程的性质”。 整合3个学段的实施建议,统一撰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并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4. 课程内容结构上的变化 “数与代数”部分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图形与几何”部分第一、二学段内容结构没有变化。第三学段,将原来的4个部分调整为3个部分,第三部分中的“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实验稿中的第一和第四部分而成,而其他两个部分与原来的两部分对应。 “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作了较大调整,使3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更加明确。

5.“综合与实践”内容作了较大修改,明确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将原来《实验稿》“基本理念”的6条变为5条,即将第3、4两条合并成一条,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过程的特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

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6. 增加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必学内容,一个是选学内容。 二、对数学的意义及课程性质作了修订 修订后数学意义表述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课程的性质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第一学段具体内容的修改 第一学段内容总体上修改不大,增删内容大致相当,数与代数内容略有增加,统计与概率内容有明显减少。

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大幅减少,由原来的11条具体要求减少为现在的3条。对于统计内容也降低了难度,平均数、条形统计图等内容也移到第二学段学

习。 增加的内容包括:“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调整的内容包括:估算的要求改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强调了“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明确估算的重点,一是要有具体的情境,二是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能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从第二学段移到第一学段。 在第一学段增加“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第一学段认识小括号,在第二学段认识中括号。“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分米、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增加了分米的认识,将千米、公顷的认识移到第二学段,并降低了要求。 第二学段具体内容修改 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内容,删除了中数、中位数的内容和“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还有一些在表述方式和具体要求上作了一些调整。一是强调了在搜集数据中运用适当的方法:“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二是调整了对可能性的要求,对于可能性要求“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与原来的要求相比相对降低了。 删除“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放在第三学段作为进行演绎证明的基本事实之一。 增加或调整的内容主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专题二作业 1.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一、重新阐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是阐述了数学意义与性质,数学教育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创新特征。例如,对于什么是“数学”,将原来“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改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2.是对基本理念的表述做了一些修改。《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