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7-18版 第6章 第2节 课时分层训练19

17-18版 第6章 第2节 课时分层训练19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19:22

高考化学 课时分层训练(十九) 原电池

化学电源

A组 专项基础达标 (建议用时:30分钟)

1. (2017·泉州模拟)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

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 [D项,a极为负极,电子由负极(锌片)流出。] 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95812150】

A.装置Ⅰ和装置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B.装置Ⅰ和装置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C.装置Ⅰ和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

D.放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和装置Ⅱ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 [A项,装置Ⅰ中的负极为Zn;B项,装置Ⅱ中的正极反应为2H++2e-

===H2↑;C项,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装置Ⅰ中向左侧移动。]

3.(2013·全国卷Ⅱ)“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

第 1 页 共 9 页

1

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B [A项,在负极Na失电子生成Na+,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

,故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B项,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二价镍离子;

C项,正极上NiCl2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NiCl2+2e-===Ni+2Cl-;D项,钠在负极失电子,被氧化生成Na+,Na+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4.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B.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B [利用原电池的形成和工作原理解决问题。在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则①作原电池的负极,②作正极,故活动性①>②;活动性相对较差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故金属的活动性①>③;有气泡产生的电极发生的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故活动性④>②;质量减少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离子而溶解,为原电池负极,故活动性③>④,由此可得金属活动性:①>③>④>②。]

5.Li-FeS2电池是目前电池中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4Li+FeS2===Fe+2Li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95812151】

第 2 页 共 9 页

2

A.Li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工作时,Li+向负极移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S2+4e-===Fe+2S2-

D.将熔融的LiCF3SO3改为LiCl的水溶液,电池性能更好

C [A项,由Li→Li2S发生氧化反应,可知Li为电池负极;B项,电池工作时,阳离子(Li+)移向正极;D项,由于2Li+2H2O===2LiOH+H2↑,故不能用LiCl的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6.(2017·安阳模拟)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物质,检测甲醇含量的测试仪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

+1

A.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H2O===CO2↑+6H+ C.当电路中有1 mol电子转移时,正极区n(H+)增加1 mol

D.将酸性电解质溶液改为碱性电解质溶液,该测试仪不可能产生电流 B [A项,该装置为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项,正极区H+生成H2O;D项,碱性条件仍可以构成原电池。]

7.(2017·昆明模拟)糖生物电池是一种酶催化燃料电池(EFC),它使用便宜的酶代替贵金属催化剂,利用空气氧化糖类产生电流。下列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A.该电池不宜在高温下工作

B.若该电池为酸性介质,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C.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阳离子向正极迁移

D.若该电池为碱性介质,以葡萄糖为原料并完全氧化,负极反应式为

第 3 页 共 9 页

3

C6H12O6-24e-+6H2O===6CO2↑+24H+

D [酶在高温下会失去生理活性,A项合理;若该电池为酸性介质,则H+

会在正极与O2发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B项合理;根据原电池反应原理可知,放电过程中阳离子移向正极,C项合理;若该电池为

碱性介质,则负极反应式为C6H12O6+36OH--24e-===6CO23+24H2O,D项不

合理。]

8.利用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设计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K+移向正极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2-2e-+2OH-===2H2O C.电池充电时镍电极上NiOOH转化为Ni(OH)2 D.电池充电时碳纳米管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 [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项正确;该电池中H2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故OH-参与反应,B项正确;放电时,正极(镍电极)上发生化合价降低的还原反应,即由NiOOH转化为Ni(OH)2,充电时正好相反,由Ni(OH)2转化为NiOOH,C项错误;充电时,该新型二次电池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碳纳米管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碳纳米管电极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D项正确。 ]

9.锂-空气电池能够提供相当于普通锂离子电池10倍的能量,因此它是最有前途的电池技术之一。如图是锂-空气电池放电和充电时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95812152】

第 4 页 共 9 页

4

搜索更多关于: 17-18版 第6章 第2节 课时分层训练19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 课时分层训练(十九) 原电池 化学电源 A组 专项基础达标 (建议用时:30分钟) 1. (2017·泉州模拟)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 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 [D项,a极为负极,电子由负极(锌片)流出。] 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95812150】 A.装置Ⅰ和装置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