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生物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6分)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
+
+
29.(9分)为了探究不同的光照处理相同、适宜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为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为3.75 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
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合D组的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_______,这些反应发生部位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_____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的CO2的同化量。
30.(11分)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____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供能”、“催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____________(填“酶”“激素”或“神经递质”),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31.(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查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个体数 0+ 92 1+ 187 2+ 121 3+ 70 4+ 69 5+ 62 6+ 63 7+ 72 8+ 64 9+ 55 10+ 42 11+ 39 ≥12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研究表明:该鱼在3+是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比例为_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2.(9分)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 : 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的最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比应为________________。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___________,以其作为模版,在_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射到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_________,该分泌蛋白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的人群中罕见,但是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___________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