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属学原理》掌握的内容
《金属学原理》掌握的内容: 教学大纲的内容: 1、金属与合金的凝固
知识点:纯金属的凝固:液态金属的结构;凝固的热力学条件。形核:形核的方式,形核功,影响晶核尺寸的因素。晶核的长大:液固界面的结构;晶核长大机制。
合金的凝固:平衡分配系数;平衡凝固与非平衡凝固;界面前沿的溶质原子再分布;成分过冷,液/固相界面形貌;共晶合金的凝固;铸锭的凝固;铸锭的宏观组织与控制;凝固技术。
重点:形核与长大,形核的热力学分析,溶质重新分布,成分过冷。
难点:形核的热力学分析,溶质重新分布,成分过冷。 2、铁碳相图及铁碳合金的结晶(4学时)
知识点:铁碳相图中的相;Fe-Fe3C相图;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及力学性能;Fe-C稳定系相图及石墨化。
重点: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 难点: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 3、 金属的塑性变形(10学时)
知识点:滑移的进一步讨论;塑性变形的方式和机理;
单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加工硬化。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的特点:形变过程的宏观应变协调;形变过程的微观应变协调与微观组织变化;形变过程宏观组织的变化;形变织构;复相合金的塑性形变: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与机理;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与机理;复合材料的形变。形变后的残余内应力。
重点: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塑性
变形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难点: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晶界对变形和强度的影响。
4、回复与再结晶(6学时)
知识点:回复:储存能的释放;电阻和密度的回复;机械性能的回复;回复动力学;回复过程结构的变化。 再结晶:再结晶的基本规律;再结晶和回复的关系;再结晶动力学;再结晶的形核;再结晶核心的长大;第二相粒子的作用;晶粒正常长大及二次再结晶;退火孪晶;再结晶织构。
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超塑性。 重点:冷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影响再结晶的因素。
难点:回复的微观机制;再结晶晶核的形成。 5、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6学时)
知识点:金属强化的基本原理,强化方法;金属韧化的基本原理;金属材料强韧化常用方法举例。 重点:金属强化的基本原理,韧化的基本原理。 难点:金属强化的基本原理,韧化的基本原理。
具体要求:
第一章 金属与合金的凝固 一、金属的结晶过程
均质形核 :结晶的驱动力,阻力;临界晶核 ,临界形核功 ,液态金属的凝固(结构起伏、能量起伏) 非均质形核 :
形核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晶体长大的条件
液一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晶体生长机制和生长速率
?合金凝固:完全混合、完全不混合、部分混合 ?成分过冷:定义、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实际应用的意义 ?
共晶体的形核和长大、共晶体的形貌 铸锭三区
第二章 铁碳相图及铁碳合金的结晶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慨念、组织特征 恒温转变
工业纯铁、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口铁
冷却曲线、凝固过程、组织组成物、相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碳含量对钢(平衡态)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的方式
滑称系、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孪生 滑移与孪生的异同点 临界分切应力
位错理论解释单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固溶体的塑性变形:影响固溶强化效果的因素 屈服现象、应变时效 两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第四章 回复与再结晶 过程的驱动力
变形金属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复:性能变化、机制 再结晶:性能和组织变化、
影响再结晶过程的主要因素和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
晶粒长大:影响晶粒长大的因素 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金属的热加工
第五章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
强化手段:名称、规律、能结合位错的理论进行解释强化现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