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运用 - 仿写
仿写句子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 什么是“仿写句子”。
2. 掌握仿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 3. 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 二. 对象分析: 1. 学习内容分析
“仿写句子”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能力层级为应用层级,分值4—6分,题型常在第二卷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能否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强弱的一种反映,也是体现学生思维严密性和流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系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认真研究题型与解题思路,掌握仿句的基本方法。 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然对“仿写句子”略知一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还 未进行过系统的复习和归纳,未掌握仿句的方法,对该题的应试能力 往往不尽人意,常写出“形不似,意不通”或“形似意不通”的句子来,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借助学生仿写中常出现的毛病,引导学生掌握
1
仿写的基本步骤,从而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 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仿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骤,尤其是第一步审题。 难点:使学生能具体操作,初步内化成一种能力。 四. 学习时间:
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 (一)导入课题
借助教材第十课《散文两篇》第四题课后思考题讲解,让学生明 白仿句命题有什么特点,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仿写的基本步骤是什 么。
练习一:下面是冰心诗集《繁星》中的两首诗,请仿照其形式,另选 描写对象,编写句子。
空中的鸟, 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躁呢? 你自有你的天地! 一)给时间学生做题,然后请学生上黑板把答案写出来再评讲。 二)点评学生的答案,从中总结出答题的思路和步骤。 1.点评要求
2
形式:
1)一共三句话,第一句偏正短语(??的??),第二行为反问句(何必??呢?),第三行是感叹句(你自有你的??!)。 2)仿写的句子应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内容:
1)选择恰当的事物 2)修辞要恰当
3)话题要统一(懂得欣赏自己,不要羡慕别人,思想健康) 4)语境要契合 2.由此得出的步骤为:
第一步:认真审题,要明确仿写要求:
1) 形似: 句式一致,即分析句子结构,抓住句式特点
修辞相同,分析修辞手法,把握修辞特点。
2) 神似: 话题统一,即分析陈述对象,紧扣中心话题
色彩一致,即分析感情色彩,符合话题语境 第二步:展开联想,寻找相关的材料 第三步:组织语言,语言表达连贯、准确 3.参考答案:
1)山间的清泉,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3
2)路边的小草,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3)丛中的燕雀,何必和高空的鸿鹄比高远呢?你自有你的世界! (二)深入理解
练习二:列举(99全国高考题)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年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1.请学生判断并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 五十年真的好漫长,有欢乐也有痛苦……再苦也还得过。 (2) 五十年像一部电影,有声有色……电影非常好看。 (3) 五十年像两条腿,有长也有短……双腿正在迈进。 2. 教师明确:
(1) 不是比喻,形不似。
(2) 虽是比喻,但句式与例句不一致,形不似。 (3) 内容、语境不符合,形虽似,意不通。 3.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仿写要点。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