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校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精品文档
处理和网页制作等)来独立完成。 ● 将网络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融合
获得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和利用,最终是为了实现对教学的促进。只有网络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达到一种融合状态,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课程资源的价值。但“信息技术是不会自动融入教学的,而是被融入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是教师的一种价值选择,是教师施加作用的结果。”[3]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将网络课程资源融入教学主要是完成教师课堂和课下角色的转变,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
1.课上,教师从“独裁者”变为“倾听者”和“引领者” 在很多课堂中,教师从头讲到尾,完全是课堂的“独裁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甚至没有对学生的提问等交流环节。将网络课程资源融入教学,教师只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布置任务来让学生在课后自学其他内容。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来汇报和交流自己通过自主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一方面作为“倾听者”,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掌握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另一方面作为“引领者”,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鼓励其提出自己创造性的想法。
2.课下,教师从“默不关心者”变为“参与者”和“帮助者”
在现在的高校中,下了课之后,教师与学生几乎是零交流。
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会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干预,甚至可以说是“漠不关心”。将网络课程资源融入教学,学生主要靠课后通过自主探究来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内容,这很容易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由于缺乏与教师的交流而焦虑,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后作为“参与者”,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和工具参与学生自学的过程,使师生、生生之间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同时,教师还要作为“帮助者”,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必须及时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自学得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提供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有效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将其融入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一切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把课堂还给学生,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广大教师从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根本性转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