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谊兄弟2009至2014年股权投资情况
华谊兄弟2009至2014年股权投资情况
华谊兄弟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2005年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正式成立,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10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华谊兄弟正式在创业板挂牌,成为内地第一家上市的影视制作公司。
上市后融资与扩张投资
华谊兄弟上市后资本运作更加频繁,通过不断地用短期融资、股份非公开发行、股权质押或者减持套现的方法,资金回笼,然后用现金去收购外部公司的股权,做大公司的市值,增加公司股权的吸引力,以达到以后资产增值变相做高股价以及全产业链扩张的目的。
1.融资情况
华谊兄弟于2009年10月30日在创业板正式发行上市。此次IPO共发行4200万股,发行价28.58元/股,市盈率69.71倍,发行后总股本1.68亿,募集资金净额11.48亿元。以上市当天收盘价70.81元计算,公司总市值为119亿元。截止目前,华谊兄弟总股本为12.38亿,按照2015年1月14日收盘价26.75计算,公司总市值约为331亿元。
公告信息显示,华谊兄弟除了IPO募集11.48亿元之外,还分别于2011年至2014年,每年发行两期每期金额3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共募集资金24亿元。2014年4月,为收购银汉股权,华谊兄弟向银汉售股股东刘长菊、摩奇创意、腾讯计算机发行股份15,323,204股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银汉50.88%的股权。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12,720,000股募集配套资金。2014年11月19日,华谊兄弟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定增36亿元,对象为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用于影视剧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
2.股权质押情况
时间 质押股数 质押给 2011年4月18日 2012年4月10日 2013年1月16日 2013年3月5日 2013年10月28日 2014年5月23日 2014年7月31日 2014年8月14日
52,000,000 18,000,000 40,000,000 38,000,000 52,000,000 11,590,000 21,000,000 24,820,000 渤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 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3.股权投资情况
在全产业链扩张、最终将公司打造成“在中国首屈一指的综合影视娱乐集团”战略和发展目标下,华谊兄弟通过频繁并购、参股,迅速进军音乐、电影院、游戏、主题公园、旅游等产业。历年年报显示,华谊兄弟参控股的公司数量激增9倍,股权投资金额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时间 2009年12月31日 2010年12月31日 2011年12月31日 2012年12月31日 2013年12月31日 2014年6月30日 全资或控股公司 6 12 21 25 30 33 参股公司 1 4 9 18 20 21 2009年股权投资情况
2009年,华谊兄弟公司以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从事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华谊兄弟就凭借这三驾马车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也几乎成为了当时中国影视公司的业务架构模板。2009年,华谊兄弟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影院投资有限公司,以1,829万元的对价受让北京视觉无限广告有限公司持有北京华谊视觉传媒广告有限公司46%的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后华谊兄弟影院投资有限公司共持有华谊视觉82%的股权。公司完成对北京华谊视觉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的收购后,进一步拓展了影视衍生业务的空间,形成了以影院LED屏为播放媒介,影视剧广告植入、广告贴片、阵地宣传活动以及数字海报等相结合的多元化销售模
式。
2010年股权投资情况
投资方式 收购股权 投资金额 投资事项 资金来源 募集资金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6365.40万元 获取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100%股权; 获取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97%的股权; 设立北京新影联华谊兄弟影院有限公司,拥有45%的股权 收购股权及增资 14850万元 子公司出资设立 450万元 出资设立 300万元 设立华谊兄弟时尚(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拥有60%的股权; 自有资金 获取北京华谊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的股权; 获取上海星浩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3.7643%的股权。 募集资金 自有资金 收购股权及增资 7,000万元 子公司投资 1亿元 2010年,主营业务领域,华谊兄弟收购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剩余股权,全面开展包括音乐的创作、发行及衍生等业务。另外,首家华谊兄弟影院开业。该影院是华谊兄弟的募投项目之一,是全国首家全3D厅和首家拥有多媒体互动厅的影院,这意味着华谊兄弟在电影业务方面,从制片到发行,再到终端放映的产业链已经逐渐打造完整。新业务领域,华谊兄弟看好手机游戏的发展前景,通过入股掌趣科技正式进入手机游戏市场,成为其产业链扩张中的又一个节点。
2011年股权投资情况
投资方式 投资金额 投资事项 获取 DIVERSION PICTURES LIMITED30%的股权; 获取上海嘉华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40%的股权; 获取湖南富坤文化传媒投资中心(有限合伙)37.10%的股权; 获取华谊影城(苏州)有限公司35%的股权; 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自有/募集 自有资金 后终止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子公司投资参股 —— 投资参股 4,000万元 子公司投资参股 3,600万 投资参股 增资 7,000万元 6,000万美元 向全资子公司华谊国际有限公司增资 投资参股深圳坪山的“华谊兄弟文化城”项目; 与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及其他投资方在海外投资合资公司; 获得众大联合市场咨询(北京)有限公司20%的股权; 获取谦谦文化传播(天津)有限公司55%的股权; 子公司投资参股 —— 子公司投资参股 —— 投资参股 80万元 子公司投资控股 100万元 2011年,华谊兄弟进一步完善公司影视业及艺人经纪服务业的产业链,充分发挥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这三驾马车之间的业务协同效应,以资本运作为支
撑,加快向多层次、跨媒体、跨地区方向的扩张。投资方向仍以国内产业链整合为主,初步试探国际化拓展,与美国传奇的合作迈出了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后终止)。
2012年股权投资情况
投资方式 子公司投资设立 投资参股 投资参股 子公司投资设立 子公司投资参股 子公司投资参股 子公司投资参股 子公司投资参股 子公司收购股权 增资 投资金额 300万元 —— 2091.6万美元 2091.6万美元 投资事项 设立 All’s Well Media Company Limited经营 NOWPOP TV 频道,持有21.66%的股权; 获得北京随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8%的股权; 获取华狮盛典(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45%的股权。 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设立China Lion Entertainment Limited,持有17.75%的股权; 自有资金 获取海南观澜湖华谊冯小刚文化旅游实业有限公司 35%的股权; 自有资金 获取北京华谊兄弟新面孔时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51%的股权; 获取深圳华谊兄弟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40%的股权; 获取 DuomiMusicHolding Limited 5.17%的股权; 受让取得GDC Technology Limited 约9%的已发行股权 向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有限公司增资20,916,000美元用于受让取得GDCTechnology Limited 约9%的已发行股权; 向华谊影城(苏州)有限公司增资,华谊兄弟(天津)实景娱乐有限公司持有其45%的股权; 获得上海星浩投资有限公司1%的股权; 获得AdBeyond Holdings Limited 20%的股权。 转让其持有的北京华谊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的股权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自有/贷款 自有资金 子公司增资 子公司投资参股 子公司投资参股 出售资产 6750万元 35万元 -5725万元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 —— 2012年,华谊兄弟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积极开拓以娱乐内容为核心的新业务,如电视综艺节目、游戏、演出、广告等,探索内容与渠道的深度结合,并通过开拓品牌及知识产权授权等新的经营模式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高度关注三网融合的推进可能带来的机会和业务模式的演变;探索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内容的需求。
2013年股权投资情况
投资方式 投资金额 投资事项 资金来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