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选择题训练(一)(解析版)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选择题训练
1.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 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 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
2.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更恰当( )
A.禁止鸣笛 B.限速
C.禁止停车 D.限重
4.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的振动产生的
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B.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C.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人耳处减弱噪声
“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
5.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6.女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速度快
B.音色好
C.音调高
D.响度大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
C.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小,破坏力不大
D.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8.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D.图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
9.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0.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道路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音产生
1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12.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13.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14.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 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
15.2016年,古巴驻美国外交官声称,在房间内遭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横坐标单位为10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 )
﹣1
A.
蟋蟀品种1 B.
蟋蟀品种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