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三聚氰胺的性质及检测方法

三聚氰胺的性质及检测方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6:50:40

图 A.2。

4.5.2 定量测定

待测样液中三聚氰胺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超过线性范围则应稀释后再进样分析。 4.5.3 定性判定

按照上述条件测定试样和标准工作溶液,如果试样中的质量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工作溶液一致(变化范围在±2.5%之内);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两个子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浓度相当标准溶液的相对丰度一致,相对丰度偏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三聚氰胺。

表1 定性离子相对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 >20%至 50% >10%至 20% ≤10% 允许的相对偏差 ±20% ±25% ±30% ±50% 4.5.4 结果计算 同3.5.4。 4.6 空白实验

除不称取样品外,均按上述测定条件和步骤进行。 4.7 方法定量限

本方法的定量限为0.01 mg/kg。 4.8 回收率

在添加浓度0.01 mg/kg~0.5 mg/kg浓度范围内,回收率在8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4.9 允许差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5%。

5 第三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GC-MS/MS)

5.1 原理

试样经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后,进行硅烷化衍生,衍生产物采用选择离子监测质谱扫描模式(SIM)或多反应监测质谱扫描模式(MRM),用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的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 5.2 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吡啶 乙酸铅

衍生化试剂: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三甲基氯硅烷(TMCS)(99+10)。

乙酸铅溶液(22 g/L) 三聚氰胺标准溶液 氩气 氦气

其他同3.2。 5.3 仪器和设备

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

气相色谱-质谱/质谱(GC-MS/MS)仪:配有电子轰击电离离子源(EI)。 电子恒温箱。 其他同3.3。 5.4 样品处理 5.4.1 GC-MS法 5.4.1.1 提取 奶粉

称取5 g(精确至0.01 g)样品于50 mL具塞比色管,加入25 mL三氯乙酸溶液,涡漩振荡30 s,再加入15 mL三氯乙酸溶液,超声提取15 min,加入2 mL乙酸铅溶液,用三氯乙酸溶液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转移上层提取液约30 mL至50 mL离心试管,以不低于4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待净化。 5.4.1.2 净化

准确移取5 mL的待净化滤液至固相萃取柱中。再用3 mL水、3 mL甲醇淋洗,弃淋洗液,抽近干后用3 mL氨化甲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50℃下氮气吹干。

5.4.2 GC-MS/MS法 奶粉

称取0.5 g(精确至0.01 g)试样,加入 5 mL甲醇水溶液,涡 旋 混 匀2 min后,超声提取15 min ~20 min,以不低于4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200 μL用微孔滤膜过滤,50℃下氮气吹干。 5.4.3 衍生化

取上述氮气吹干残留物,加入600 μL的吡啶和200 μL衍生化试剂,混匀,70℃反应30 min 后,供GC-MS或GC-MS/MS法定量检测或确证。 5.5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5.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5.5.1.1 GC-MS法

准确吸取三聚氰胺标准溶液0、0.4、0.8、1.6、4、8、16 mL 于 7 个 10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各取1 mL 用氮气吹干,按照5.4.3 步骤衍生化。配制成衍生产物浓度分别为0、0.05、0.1、0.2、0.5、1、2 μg/mL 的标准溶液。反应液供 GC-MS 测定。以标准工作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定量离子 质量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标准溶液的 GC-MS 选择离子质量色谱图参见附录 A 中的图 A.3,三聚氰胺衍生物选择离子质谱图参见附录 A 中的图 A.4。

5.5.1.2 GC-MS/MS法

准确吸取三聚氰胺标准溶液0、0.04、0.08、0.4、0.8、4、8 mL分别于7个100 mL容量瓶中 ,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各取1 mL用氮气吹干,按照5.4.3步骤衍生化。配制成衍生化产物浓度分别为0、0.005、0.01、0.05、0.1、0.5、1 μg/mL的标准溶液。反应液供GC-MS/MS测定。以标准工作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定量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标准溶液的GC-MS/MS多反应监测质量色谱图 参见附录A中的图A.5。

5.5.2 定量测定

待测样液中三聚氰胺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超过线性范围则应对净化液稀释,重新衍生化后再进样分析。 5.5.3 定性判定 5.5.3.1 GC-MS 法

以标准样品的保留时间和监测离子(m/z 99、171、327 和 342)定性,待测样品中 4 个离子(m/z 99、171、327 和 342)的丰度比与标准品的相同离子丰度比相差不大于 20%。 5.5.3.2 GC-MS/MS 法

以标准样品的保留时间以及多反应监测离子(m/z 342>327、342>171)定性,其他定性判定原则同 4.5.5。 5.5.4 结果计算同3.5.4。 5.6 空白实验

除不称取样品外,均按上述测定条件和步骤进行。 5.7 方法定量限

本方法中,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法)的定量限为0.05 mg/kg,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C-MS/MS 法)的定量限为0.005 mg/kg。 5.8 回收率

GC-MS法:在添加浓度0.05 mg/kg~2 mg/kg浓度范围内,回收率在7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GC-MS/MS法:在添加浓度0.005 mg/kg~1 mg/kg浓度范围内,回收率在90%~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5.9 允许差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5%。

搜索更多关于: 三聚氰胺的性质及检测方法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图 A.2。 4.5.2 定量测定 待测样液中三聚氰胺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超过线性范围则应稀释后再进样分析。 4.5.3 定性判定 按照上述条件测定试样和标准工作溶液,如果试样中的质量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工作溶液一致(变化范围在±2.5%之内);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两个子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浓度相当标准溶液的相对丰度一致,相对丰度偏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三聚氰胺。 表1 定性离子相对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 >20%至 50% >10%至 20% ≤10% 允许的相对偏差 ±20% ±25% ±30% ±50% 4.5.4 结果计算 同3.5.4。 4.6 空白实验 除不称取样品外,均按上述测定条件和步骤进行。 4.7 方法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