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导学案 - 图文
第
1课时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学会运用图表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预测人口
增长的趋势。
2.能运用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数据,培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人类社会初期 (1)特点:① 。
(2)原因: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② 的能力很差。 2.工业革命后
(1)特点:速度③ 。
(2)原因: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④ ,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3.“二战”后
(1)特点:⑤ 。
(2)原因:⑥ ,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1.原始低增长阶段
(1)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⑦ 。 (2)历史阶段:农业社会时期。 (3)目前分布:极少数原始群体。 2.高增长阶段
(1)特征:出生率较高,死亡率⑧ ,人口自然增长率⑨ ,人口⑩ 。 (2)开始时期:欧美发达国家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3)目前分布:许多发展中国家。 3.增长减缓阶段 (1)特征:出生率 。
(2)开始时期: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 (3)目前分布:4.低增长阶段 (1)特征:出生率
,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
。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
(2)目前分布:发达国家。
1.读教材图1-1-2(横坐标时间间隔不均匀),总结世界人口增长历史轨迹按增长速度大致可划分的阶段和各阶段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
2.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根据人口增长各要素的变化特点可将人口增长模式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探究一 世界人口增长的轨迹
[互动探究] 1.和世界人口增长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出现显著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二战后的世界人口增长第三阶段的增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3.读教材表1-1-1、表1-1-2,对比古代和近代世界人口每增长1倍需要的时间间隔有何变化?读教材表1-1-3,对比现代每10年增长的人口数有何变化?这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总体呈现什么特点?结合教材“知识窗”总结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二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互动探究] 1.读教材图1-1-4判断,“原始型”“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和哪一阶段相对应?对比这两个阶段主要特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异同。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体现了人口增长由“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读教材图1-1-4,观察这种转变首先是从哪一方面开始的,分析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总结这一阶段主要特征和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什么。这种人口增长模式在历史时期和目前空间上的分布有何特点?
3.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所处的阶段和类型,会影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可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常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直观显示。读教材图1-1-5,分析不同人口增长阶段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形状有何不同。
读近一万年以来全世界人口变化的曲线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年至1950年 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
C.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决定于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 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
2.公元1770~1950年,世界人口的增长所处的阶段是( )。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高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增长阶段
3.读右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两曲线的数值差值表示人口的 。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3)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4)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 阶段;发达国家一般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 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速度较 ,已属于或接近于人口增长模式的 阶段。
参考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十分缓慢 ②抵御灾害、疾病 ③加快 ④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 ⑤迅速增长 ⑥科技进步 ⑦低且波动较大 ⑧明显下降 ⑨提高 ⑩急剧增长 一些发展中国家
进一步下降
很低
快速下降
逐渐下降
增长趋缓
基础学习交流
1.公元1770年(工业革命)前,人口缓慢增长;公元1770年(工业革命)~1950年(二战),人口加快增长;1950年(二战)以后,人口爆炸性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发展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划分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传统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三种类型。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一 世界人口增长的轨迹
[互动探究] 1.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3.古代和近代世界人口增长1倍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现代每10年增长的世界人口数越来越多。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人口基数越来越大。 [归纳总结]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阶段 古代 近代 人类出现~ 1770~ 时间 1770年 1950年 事件 工业革命 人口数量 约8亿 特点 十分缓慢 速度加快 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抵人 口 增 原因 长 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农业文明的出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死亡率很高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创造的财富大大增加 劳动力需求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医疗卫生技术进步 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科技进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 现代 1950年~ 今天 新技术革命 超过65亿 迅速增长 探究二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互动探究] 1.“原始型”和第一阶段、“现代型”和第四阶段对应。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都是低速增长阶段;但第一阶段“原始型”低速增长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所致,而第四阶段“现代型”低速增长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所致。
2.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也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最直接的。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一般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化初期)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这个阶段,如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家。
3.第二阶段,人口出生率保持较高水平,平均预期寿命有所上升但依然较短,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呈现特别宽的塔基形状;第三阶段,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人口的平均寿命继续上升,导致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快速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转变为成年型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明显收缩;第四阶段,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进一步收缩、中上部明显外凸。
[归纳总结]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其地区分布
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在其影响下,也在不断变化。它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率”的升降上。具体如图、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 长阶段 原始低增长 出生率 特征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极低, 波动较大 较高 平均寿命 原因 目前分布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等落后地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 老年型 年轻型 成年型 年轻型 人口年 龄结构 (1) “高高低” 高 高 低,开始 下降 降低 比较短 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受自然条件制约 受农业丰歉及灾荒、战乱、瘟疫等影响大 医疗、保险等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 医疗、保险、生活水平等进一步提高,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人口政策实施,等 (2) “高低高” 高增长 (3) “高低高” 增长减缓 高 延长 继续延长 高,开始 低,继续 高,开始 下降 降低 (4) “低低低” 低增长 低 低 很低 进一步延长 基础智能检测
1.B 2.B
全新视角拓展
3.(1)自然增长率 (2)高 高 低 (3)低 低 低
(4)B C 计划生育 快 C
思维导图构建
①爆炸性 ②减缓 ③高高低 ④高低高 ⑤低低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