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欧也妮·葛朗台》的宗教精神 梁丽娟

论《欧也妮·葛朗台》的宗教精神 梁丽娟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4:59:38

论《欧也妮·葛朗台》的宗教精神

梁丽娟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11级中文8班 1112100134)

摘要:巴尔扎克被称为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者,生平留下大量耳熟能详的

力作。《欧也妮·葛朗台》以葛朗台老头这一吝啬鬼的形象在文坛上广为人知,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这部作品之中,其所蕴含的宗教理念也值得我们深究。特别是欧也妮与葛朗台两父女不同的信条更值得我们深入思索,而不再是像以往那样纠缠于文本的解读,着重分析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力量,从宗教思想入手重新审视巴尔扎克的作品。

关键词:葛朗台;宗教;欧也妮;禁欲主义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颇具影响力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思想十分复杂和矛盾的作家。在《<人间喜剧>序言》中,巴尔扎克自言“在宗教和君主政体两种永恒真理的引导之下”

[1](P65)

“原罪”由人类的始祖亚当在伊甸园违抗上帝的旨意而犯下的,所以自亚当之后,人类甫一出生就背负着“原罪”。因此,作为亚当的后代在出生之后便需要赎罪,只有笃信上帝,才能获得灵魂的拯救。而禁欲主义,恰恰是信仰上帝,求得拯救的表现和方法。在《欧也妮·葛朗台》里葛朗台父女正是禁欲主义最为明显的代表性人物。

基督教传统中的禁欲主义,是一种修行的纪律规范,其目的是让信徒得到拯救,或者更进一步地说是让信徒有所悔悟,当然也包括一定的精神启蒙。但对于新旧教而言其禁欲主义存在着不同之处。马克斯·韦伯认为传统的禁欲主义目的主要在于“使人过一种警醒、自觉而明彻的生活,而其最迫切的课题则是去除无拘无束的、本能的生活享乐,最重要的手段则是让信徒的生活样式有秩序。”

[2](P102)

完成他的作品。他思想中的宗教、政治意识由此可见一斑。《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里程碑式的小说之一,对于小说中人物个性、形象分析等的论述已经颇多,这里便不再赘述。而对其人物表现出来的宗教思想往往被忽略或者阐而未明,以致陷入分析的思维定势,所以在此略论一点浅薄的见解。

与众多欧洲文学史上的作家一样,生活在传统基督教文化中的巴尔扎克是一个天主教徒,相信并且肯定宗教对现实生活有其作用,他在《<人间喜剧>序言》中这样说道:“基督教,特别是天主教,??,既然是压制人类邪恶习性的一套完整制度,因此它也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最大因素。”

[1](P64)

即人要学会自律,抵制财富的

这里所诱惑,因为对财富的追逐会招致游手好闲、肆意妄为,因此“自律”是首要强调的。葛朗台老头在临终前已经老态龙钟“迷迷糊糊

说的“邪恶习性”,很大程度指的便是“原罪”。原罪是基督教重要的基础教义是原罪。

1

的神志不清,可是一到人家该送田租来,跟管庄园的算账,或者出立收据的日子与时间,他会立刻清醒。”

[3](P181)

诚的。葛朗台拥有着超乎常人想象的财富,他是否就开始“怠惰”和“享乐”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不仅对财富愈发的悭吝,还压抑着自己的享乐之欲。葛朗台从不买肉,不买面包也不会主动邀请别人到家中做客,“把时间消耗在社交、闲聊、享乐甚至超过健康的所需——六到八小时——在睡眠上,绝对是该谴责的。”

[2](P148)

这表现他作为一

名资产阶级暴发户的执着坚韧,从白天到黑夜,从生到死,都牵挂着金钱与事业。虽然葛朗台老头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但不得不说他某种程度上很好地诠释了传统禁欲主义自律的一面。他不会不劳而获,而是用自己狡猾的手段搞投机买卖,然而对于金钱的控制不仅体现了他的悭吝,还体现了他的自律——亲自安排一天的饮食、蜡烛的用量,而对于生火和熄火的日子是“法定”的等等诸多事情不无体现着他决不允许自己和家人肆意妄为,挥霍无度。

以加尔文为代表的新教思想的兴起使禁欲主义的含义与传统开始有差异。新教的禁欲主义认为“根据神的启示的意旨,唯有行动才能增耀神的荣光,而非怠惰与享乐。因此,浪费时间是首恶。”

[2](P147-P148)

虽然财富充盈,但

是葛朗台不会浪费时间去过多的享受,他锱铢必较会审度好时间,因为的时间也如金子般珍贵,否则他也不会审时度势地赚取到更多的钱财。

无论是从新教抑或是传统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来看,葛朗台都是一个复杂的基督徒,他不仅拥有着传统基督教自律的一面,同时也有着新教求财的一面。但是葛朗台却将财富看的过分重要近乎偏执的态度,在他的观念之中,即使是自律的一面其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求财成为了他人生存在意义的唯一目的。马克斯·韦伯将合理性一分为二即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工具理性则强调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追求事物最大的效用,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显而易见是,葛朗台便纯粹是个工具理性者,对于这类人,韦伯援引歌德的话作出恰到好处的形容:“行动者是没有良心的,有良心的唯独旁者。”

2

[2](P141)

什么是不

浪费时间的“行动”呢?在资本主义大肆发展的时代背影下,即人要努力工作赚取财富以此来表示对上帝的虔诚,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者。葛朗台听说南特城里金价涨了一倍之多便连夜带着家里的藏金去昂热抛售,换回一笔库券,而且趁着金价暴涨之际又赚取到一笔额外之财。由此足以见得葛朗台老头既有着敏锐的经济头脑,又努力赚取钱财,虽然在历代读者的认识中难免有投机取巧、贪婪之嫌,但他总能先人一步得以积累到更多的财富,这似乎暗示着他对上帝还算是虔

财富原本是人代替上帝暂为保管的,人不应该占据着财富谋取个人的私欲,在韦伯看来,只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也只有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信徒才能够获得神的救赎以此显现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在《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小说中,欧也妮正好诠释了这样的合理性理想统一。

欧也妮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序言》中所提及的十四个“无可疵议的人物”之一。与葛朗台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同样社会中的他的女儿欧也妮,却是一个与父亲截然相反的人,她是一个纯洁无私的少女。“这股隽永的基督教气息,把欧也妮的内心,外貌变得高雅,净化。”

[3](P60)

吗?”

[3](P98)

当落魄的堂弟夏尔出现在葛朗

台家的时候,欧也妮不像她父亲那般歧视他、冷落他、疏远他甚至把他撵出大门而是千方百计地安慰他、照顾他。她尽可能地将堂弟的卧房布置得干净、漂亮些,怕蜡油的气味堂弟受不了,她便掏出自己的月费,要拿侬去买一支白烛。夏尔的痛苦深深地感动了欧也妮,她告诉夏尔:“弟弟,这里还有几颗真诚的心听到你的声音??”

[3](P94)

虽然

是富人葛朗台的女儿,可是由于父亲极端的吝啬和刻薄,使得她的生活过得和穷人几乎无异。这种生活让她保持着那颗纯洁善良的心,而没有受到铜臭社会的熏染。即便是在父亲葛朗台去世之后继承了那富裕的财产,但金钱对她来说既不是一种权利,也不是一种安慰。“她根本不把黄金放在心上,只在想往天国,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

[3](P208)

欧也妮拥有这样

的品性得益于葛朗台太太对她的影响,在小说中葛朗台太太似乎并不多被读者所多论及。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欧也妮的影响远胜于葛朗台老头,“欧也妮母女的生命,比两个联体的匈牙利孪生姊妹还要密切,她们永远一块儿坐在这个窗洞底下,一块儿上教堂,??”

[3](P71)

对宗教的虔诚之情使她超越了个人的创痛,她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欧也妮二十三岁守了寡,她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冷漠,用自己的行动去召唤泯灭的良知,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人生并不是一场交易。她用一百五十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让堂弟夏尔过着名利双收的生活。她自己却独处一处,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并毫不吝啬地将财富投向社会——开设老人院,办教会学校,捐建图书馆??“挟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

[3](P209)

从小便与母亲过着简朴生活,

葛朗台太太这位虔诚的传统基督徒用她那温和的性情和一片亲情为欧也妮在那样一个唯利是图的家庭氛围之中带来了一丝人间的温情。“人性的温情在此只居于次要地位,”

[3](P34)

可对于欧也妮来说,却成了生命

的真谛。她既不懂得金钱的作用,也不知道社会的恶行败德,更不理解社会上的尔虞我诈。“基督教的慈悲,不是教人安慰受难者

3

。在另一方面,葛朗台老头或多或少

也对欧也妮产生了影响,她不自觉地采用了葛朗台的经营方式,替葛朗台守护着万贯家

财。德·格拉桑太太对欧也妮说道“此刻你的声音和你从前的老太爷一模一样。”

[3](P201)

追寻美好生活不可得的情况下,用来抵御现世苦难的庇护所,其实也是巴尔扎克心中的愿景。从以上对《欧也妮·葛朗台》的分析来看,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着他的艺术塑造,尽管巴尔扎克是天主教徒,然而从史实看,十九世纪正是新教传入法国的时期,天主教和新教伦理在其创作都或明或暗可以窥见。在巴尔扎克看来,人对上帝的否定将会导致人的毁灭,使人类遁入虚无,依靠上帝是人走向未来的唯一道路。而这些,并不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宗教或者我们需要宗教来制衡一切力量,而是,上帝是人的内在神性的源泉,只有以信仰为纽带才能沐浴上帝之光,秉承上帝的神性,消除人自身的局限性,实现人的真正本质。

,这足以显现欧也妮在某些方面已经

和葛朗台有了些共通之处,成为了一个金钱的拥有者,万幸的是,她并不像葛朗台那样用金钱来伤害别人相反她却是用金钱来行善。在欧也妮身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统一的共存在她的品质之中的,她不将求财作为其人生的唯一意义,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她亦将财富回馈于社会,将金钱用于宗教事业,这便是韦伯提及的理想的两种理性的统一。也许,她的这些善行义举算不上什么惊世骇俗的行为,但对于那个丑恶的世界而言,这足以使得他人佩服,也足以显现她那颗虔诚向善的心。

巴尔扎克复杂的生活经历,让他看到了资本主义丑恶的形态。心中的上帝是欧也妮

尽管欧也妮某种程度上和葛朗台老头愈加相像,

但是所行的善举还是表明父女对待金钱的信条并不相同。

参考文献

[1][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学[M].王秋荣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论《欧也妮·葛朗台》的宗教精神 梁丽娟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11级中文8班 1112100134) 摘要:巴尔扎克被称为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者,生平留下大量耳熟能详的力作。《欧也妮·葛朗台》以葛朗台老头这一吝啬鬼的形象在文坛上广为人知,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这部作品之中,其所蕴含的宗教理念也值得我们深究。特别是欧也妮与葛朗台两父女不同的信条更值得我们深入思索,而不再是像以往那样纠缠于文本的解读,着重分析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力量,从宗教思想入手重新审视巴尔扎克的作品。 关键词:葛朗台;宗教;欧也妮;禁欲主义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颇具影响力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思想十分复杂和矛盾的作家。在《序言》中,巴尔扎克自言“在宗教和君主政体两种永恒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