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8)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8)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预习自学 兴1.时间 1 2.含义: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2 、3 层 起 出不穷,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3.中心国家:4 和5 1.6____是显著成就。①1866年德国人7 研制发电机成功。8 也 制造出来。②出现集中供电的9 ,10 技术日益完善。③相关电器 产品涌现:如11____________等,人类由此进入“12____”。 2.13 的创制和使用是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主①以14 、15 、16 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要②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新交通工具17 18 研制成功。 科学家们从20 和21 等原材料 第成3.19 的发展令人瞩目。二 次就 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制成多种22 材料,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推动了23 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工业 钢产量大幅度增加,人们使用钢材取代24 和25 。 革 命1.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1.诞生了26 、27 、28 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工业 2.促成工业29 的巨大变化,30 取代轻纺工 结构 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关系:垄断和垄断组织产生 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31 和32 出现集中趋势。 ②目的:为适应33 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利润。 影 ③形成:垄断组织首先出现在34 和35 。资产阶级提 响 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放弃了36 原 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37 、38 和39 ,形 成垄断组织。 ④影响:垄断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 个重要特征。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4.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条件:新型40 和41 ,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表现:世界贸易额增长,42 日益明显。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二、本课目标
1、课程标准: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三、检测反馈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1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号 A.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B.工艺技术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D.电力的广泛应用 2.19世纪晚期,人类开始利用的新能源有 ①石油 ②煤 ③电力 ④原子能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3.“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
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阿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益激烈 C.垄断形成并不断发展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4.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垄断组织产生 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④帝国主义形成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5.对垄断组织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对生产关系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
C.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 D.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6.关于“世界连成一体”含义的准确的理解是 A.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D.“地理大发现”完成
7.史学界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是社会的进步。对该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垄断组织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B.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垄断组织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D.垄断组织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8.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大约80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产量猛增到2000万吨。推动石油开
采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工人人数的增加 B.开采技术的进步 C.石油行业的利润丰厚 D. 内燃机的发明 9.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是
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0.右表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 年份 1870 1900 化的主要特征是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A.行业竞争激烈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11.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
2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8)
12.右表反映了英国农业 人口的变化,导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22 14.8 8.4 7.1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农业人口占总13.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人口的百分比 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
14.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现代工业和生产所需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煤和石油。据美国石油协会估计,地球可能储藏有近2亿桶石油,可供人类开采不到95年。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使用,排出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材料四 《12英尺的战利品》是美国一位摄影家于1908年拍摄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巨树轰然倒下,随之而来的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项发明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两项成就?
(2)材料二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哪国发明的火车?当时使用什么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其动
力设备又有何变化?
(3)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各举一例)
(4)综合材料一、二,说明它们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号 (5)结合材料三、四和你的生活实际,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本课要旨
五、高考链接 1.(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2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
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2年上海历史,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
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学案8参考答案——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预习自学1、19世纪中后期 2、新发明 3、新技术 4、德国 5、美国 6、电的广泛使用 7、西门子 8、电动机 9、发电厂 10、输变电 11、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 12、电气时代 13、内燃机 14、煤气 15、汽油 16、柴油 17、汽车 18、飞机 19、化学工业 20、煤 21、石油 22、化学合成 23、钢铁工业 24、木材 25、铁 26、电力工业 27、石油工业 28、汽车工业 29、生产结构 30、重化工业 31、生产 32、资本 33、资本主义大生产 34、新兴工业 35、钢铁工业 36、自由竞争 37、产品生产 38、价格 39、市场 40、交通工具 41、通讯手段 42、国际分工 43、殖民地 44、势力范围 45、19末20世纪初 三、检测反馈 1.C B C D B 6.C B DC B 11.B A C B 15.(1)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2)英国。蒸汽机。内燃机。 (3)机器制造业;电力工业(或: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4)新兴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市场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使世界各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5)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浪费,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五、高考链接:1.B B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