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中国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8:16:13

中国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参与、从事基层科研工作30多年头,经历了从院校体制内科研到地方企业科研,完成100多项具体开发项目的实际工作体验,结合部分自己看到、听到的真实情况,针对中国科研工作的一些现象、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1、

什么是科研一线?

“科研一线”的关键部分有两个,一个是“科研”,一个是“一线”。首先明晰我们的科研工作是指什么?笔者认为,科研实际应该准确细分为创造性科研工作和创新性科研工作。

研究院、大专院校他们从事的主要是创造性科研。他们距离市场远,与科技发展前沿技术近;他们的同行、竞争对手是国内外其他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技术进步,不是技术应用;追求的是学术高度、深度和难度;解决的是技术进步问题。那些学术带头人就是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带领的团队成员属于名师手下的徒弟、苗子,起到辅助作用。

企业、民间生产机构的技术人员他们身处市场中,每天研究解决的是市场需求、产品问题,主要是用成熟技术理论和手段解决具体问题,属于创新性科研。他们的同行和竞争对手是其他企业的技术骨干。追求的是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产品成本、产品效率,目的是获取市场回报和经济利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具体实践者和主力军。这些科研人员的领导通常抓市场,干具体技术应用、技术实践的人从事的就是具体科研一线工作,几乎所有科研成果最后都要通过他们才能走向市场!

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在未来、在学术、在理论进步;创新性劳动的价值在当下、在市场、在经济效益。衡量进步、成果、对象的标准完全不同,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大不相同。 2、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知识产权是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具体表现,一本书、一个图片、一个发明、一个软件、一个发型,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都有一定的知识产权。这里我们需要首先

1

明确保护的价值、目的是什么?该不该保护?保护到什么程度?

知识产权的核心是劳动、脑力劳动、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我们当然要保护劳动的价值,激发劳动的积极性,防止阻碍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问题。

图书、字画、专利只有有了市场价值,才是劳动的体现,也才有了保护价值。盗版大量印刷、专利非法大量使用当然应该打击,也才值得打击。没有经济价值、经济规模的知识交流,也不必要保护,也没有保护的标的。

大量专利写手编造的“专利”,软件自动生成的“情书”,他们没有“劳动”付出,也没有市场价值,不值得保护,无法保护。

脑力劳动也是劳动,既不能被轻视低估,也不应盲目拔高虚高。不能说写小说的、编软件的就高于农民、工人的劳动。农民需要年年付出劳动换取劳动成果,小说家、画家、发明家也应该不断创新、创造新的作品来表现自身的价值,付出劳动换取报酬。知识产权保护不应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

笔者以前二十多年从不申报专利,理由有两个:不值得、不必要。如果还有就是嫌麻烦。“不值得”是因为当时做的研究工作就是具体产品,小范围应用的技术成果,如采油自动计量仪、导弹的控制系统、电化教育设备等,没有产生巨大社会经济价值的可能,也不想换取虚名,因此不申报;“不必要”是因为我的技术劳动源源不断,短的一两周,长的一两月完成工作,所有图纸、资料、软件、样机通通移交,钱货两清,干脆利落,收入颇丰,足够了。只要我脑子好,我就能创造、有收入;如果脑子不行、人没了,也不需要钱了。

这两三年我开始大量申报专利,理由是太值得、非常必要!首先,现在我的创造和发明,具有极大的社会推广价值,用专利的形式提交、公布,对自己的生命价值、辛勤劳动是一种肯定和奖赏,同时,为技术推广打下基础,提出标准,社会同行技术实践过程中提高效率、少走弯路。所做的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值得做,值得申报。

我认为现在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基本够用,需要改进的就是从知识产权的劳动属性上进一步提高,公开公平的明确劳动成果的权属;保护劳动的市场价值;根据劳动创造的市场价值和社会贡献来鼓励劳动。

专利得不到有效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目前的专利绝大部分本身没有市场价

2

值,其次才是转化过程缺少机制、机遇、机会。专利的转化是一个技术市场化应用的过程,不是政府的主业,实践证明政府主导的转化工作无一成功,至少效率很低。应该让市场用市场的手段解决。让那些为了骗补贴、科研结题、个人娱乐而编写的无用专利躺在专利库里也并不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让那些垃圾专利越来越没有利用价值,编造专利的专利写手失去市场。 3、

如何提高创新科研能力,您觉得如何更好地培养未来的科研人才? 笔者是一个30年的老创客,从自身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总结出很多东西。撰写了《创客是怎样炼成的》、《二十一世纪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如果说我的科研能力达到标准,那就是中国教育的成功,特别是我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北方正规中国式教育的成功。

在我们那个年代,虽然我幼儿在农村长大,但是我们县的文化馆藏书国家配备到位,即便只有一本,但保证不缺,加上我母亲是图书管理员,这就确保我和城里孩子一样有接触先进文化的机会甚至更优越。

我从初中开始到兰州一个中上水平的中学学习,一直参加学校的科技活动,不是我愿意不愿意,主要是学校有这样的活动组织安排,我们学生才有参与的可能。我的记忆中我们的物理、化学实验课一堂不少,老师都非常认真,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教材要求认真实施。高三我们面临高考,学校还在要求老师给我们按照全日制十一年制的教材授课,我们班参加兰州市中学生歌咏、体育、数理化竞赛,并能取得优异成绩。直到最后一个学期学校迫于家长压力,才停课复习、冲刺高考。

大学入学成绩我们比同班南方学生差100多分,经过交流我们也才知道,他们几乎从高一就开始每天上课就是讲题、做题、考试,教材早就扔一边,没有实验课和科技活动。到了大学这些同学总能猜出老师要考什么,但他们动手能力就几乎没有。南方同学在大学能创造出所有科目平均成绩97分,我们望尘莫及。不过科研动手能力我们也能远超过他们。

2016年1月,我和北航大一、大二的学生交流,问他们高中什么时候停课准备高考,他们中有人告诉我,高一就开始了!我问他们,做过实验吗?他们说做过一两次,几乎没印象。再问他们,有谁在中学开始自己进行科技制作?举手的人大约占5%。我还问他们,你们谁认为自己会换坏了的灯泡?举手的人也大约15%左右。这就是中国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大学新生现状!这样的调查我在其他大学也进行

3

过,结果差不多。悲哀啊!从这个情况分析,现在北方的教育也向南方靠拢,全部“沦陷”,我们教育部的高中教材都是废纸一样。

如果让我提出建议,那么就是改变高考制度调整社会导向,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杜绝铲除应试教育,把系统的教育计划落实到位。

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科研能力培养要从小开始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切实落实素质教育,重视个别“千里马”的选拔,支持社会上的少数“伯乐”有意识培养“千里马”,量身打造、个别培养。不论是千里马或者是武林高手,都不是“大路货”,在美国也不是人人都是“爱迪生”,但是一个“爱迪生”就能改变社会。要承认天赋、苗子,也要重视名师和伯乐的作用,让名师带出高徒,伯乐发现并训练好千里马! 4、

当前科研立项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您觉得应当如何改革?

我认为中国的科研工作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成功的案例就是“两弹一星”、“青蒿素”、高铁项目、歼击机项目的研究,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对于“863”、“973”、“核高基”等项目,离笔者太远,看不懂、也没有体会到什么具体的成果,也许都融入前面所述的具体项目成果中了。

以我的认识水平,对前面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他们都有共性:都是基于生存、战争、市场的强大压力下,提出有具体目标的项目,解决的是具体问题,是项目为导向。解决问题都是围绕项目展开,“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实在不行先绕过去”,采用的方法都是以创新为主,尽可能拿来主义、尽可能用他山之石来攻玉,追求短平快,技术上不一定是当时世界一流,但边实践、边完善,结果慢慢体现出效果、效益世界一流!青蒿素就是其中的典型!是中国式科研的典范!获得诺贝尔奖当之无愧!

而后面很多项目则是明确追求“高大上”,市场动力不足,变成专家导向、领导意志,成了专家们派系之争、利益之争的领地,即便有了所谓成果,也是拿着“高大上”成果再找市场,市场不领情,效益不明显,难以转化。

还有一些项目如计算机操作系统、歼八等项目,目标虽明确,但是采用的方法则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近亲繁殖,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笔者建议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确基础科研、应用科研不同的实施主体、

4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国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参与、从事基层科研工作30多年头,经历了从院校体制内科研到地方企业科研,完成100多项具体开发项目的实际工作体验,结合部分自己看到、听到的真实情况,针对中国科研工作的一些现象、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1、 什么是科研一线? “科研一线”的关键部分有两个,一个是“科研”,一个是“一线”。首先明晰我们的科研工作是指什么?笔者认为,科研实际应该准确细分为创造性科研工作和创新性科研工作。 研究院、大专院校他们从事的主要是创造性科研。他们距离市场远,与科技发展前沿技术近;他们的同行、竞争对手是国内外其他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技术进步,不是技术应用;追求的是学术高度、深度和难度;解决的是技术进步问题。那些学术带头人就是一线的科研工作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