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正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

正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9:38:00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kx?b中的b为0时,y?kx(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一次函数

(1) 一次函数的性质:y=kx+b(k、b为常数,k ≠0)当k >0时,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⑷.直线y=kx+b(k、b为常数,k ≠0)时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在的关系.

① ② ③ ④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

正比例函数

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 如果y?k(k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反比例函数. x(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①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③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关于原点对称. (4)k的两种求法

①若点(x0,y0)在双曲线y?②k的几何意义: 若双曲线y?k上,则k=x0y0. xk11上任一点A(x,y),AB⊥x轴于B,则S△AOB?OB?AB?|x|?|y| x221|k|. 2(5)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 ?2(k2?若正比例函数y=k1x(k1≠0),反比例函数y?x?0),则

k当k1k2<0时,两函数图象无交点;

当k1k2>0时,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比例函数的图象若有交点,两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

k2k,k1k2),(?2,?k1k2).由此可知,正反k1k1反比例函数 k的符号 y O x k>0 y?k(k?0) xk<0 y O x 图像 性质 ①x的取值范围是x?0, y的取值范围是y?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①x的取值范围是x?0, y的取值范围是y?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一元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 1.定义:一般地,如果y?ax?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一元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y?ax的性质

(1)抛物线y?ax(a?0)的顶点是原点,对称轴是y轴.

(2)函数y?ax的图像与a的符号关系:

①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②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 3.二次函数 y?ax?bx?c的图像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轴的抛物线.

22b4ac?b2. y?ax?bx?c??y?ax?h?k,k?4.二次函数用配方法可化成:的形式,其中h??22222a4a5.抛物线y?ax2?bx?c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②对称轴为平行于y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h.特别地,y轴记作直线x?0. ③定点是抛物线的最值点[最大值(a?0时)或最小值(a?0时)],坐标为(h,k)。 6.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bb?4ac?b2?b4ac?b2(1)公式法:y?ax?bx?c?a?x???,∴顶点是,对称轴是直线x??. (?,)2a2a4a4a?2a?2(2)配方法:运用配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a?x?h??k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k),对称轴是x?h.

22(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等的两个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7.抛物线y?ax?bx?c中,a,b,c的作用

(1)a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y?ax中的a完全一样.

(2)b和a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y?ax?bx?c的对称轴是直线x??222b,故: 2a①b?0时,对称轴为y轴;②b?0时,对称轴在y轴左侧;③b?0时,对称轴在y轴右侧.

aa(3)c的大小决定抛物线y?ax2?bx?c与y轴交点的位置.

当x?0时,y?c,∴抛物线y?ax2?bx?c与y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① c?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0,与y轴交于正半轴;③c?0,与y轴交于负半轴.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 b?0.

a8. 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y?ax2;②y?ax2?k;③y?a?x?h?;④y?a?x?h??k;⑤y?ax2?bx?c. 图像特征如下: 函数解析式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x?0(y轴) (0,0) y?ax2 22当a?0时 2y?a?x?h? 开口向上 2y?a?x?h??k 当a?0时 开口向下 y?ax2?k x?0(y轴) (0, k) (h,0) (h,k) x?h x?h bx?? 2ay?ax?bx?c

9.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b4ac?b2,(?) 2a4a (1)一般式:y?ax2?bx?c.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y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y?a?x?h??k.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2 (3)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x1、x2,通常选用交点式:y?a?x?x1??x?x2?.

10.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或称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关系) (1)y轴与抛物线y?ax?bx?c得交点为(0,c)

2 (2)与y轴平行的直线x?h与抛物线y?ax?bx?c有且只有一个交点(h,ah2?bh?c). (3)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2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x1、x2,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 ①有两个交点???0?抛物线与x轴相交;

②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轴上)???0?抛物线与x轴相切; ③没有交点???0?抛物线与x轴相离. (4)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同(3)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k,则横坐标是ax2?bx?c?k的两个实数根.而根的存在情况仍如(3)一样由根的判别式判定。

2(5)一次函数y?kx?n?k?0?的图像l与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像G的交点,由方程组 ?y?kx?n的解的数目来确定: ?2?y?ax?bx?c①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l与G有两个交点;

②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与G只有一个交点;③方程组无解时?l与G没有交点.

20?,B?x2,0?,由(6)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y?ax?bx?c与x轴两交点为A?x1,bcx?x??,x?x?于x1、x2是方程ax?bx?c?0的两个根,故由韦达定理知:1 212aa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kx?b中的b为0时,y?kx(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一次函数 (1) 一次函数的性质:y=kx+b(k、b为常数,k ≠0)当k >0时,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⑷.直线y=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