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8:33:59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1、本试卷为开卷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同学们,你喜欢历史课吗?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中国古代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展你的风采吧!

卷Ⅰ(选择题,共48分)

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3 评分人 2 14 3 15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表中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4 16 5 17 6 18 7 19 8 20 9 21 10 22 11 23 12 24 1、原始人的居住条件和生产情况同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你认为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A.玉米 B.粟 C.水稻 D.大豆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几年访问大陆时拜谒何处的祭文 A.黄帝陵 B.炎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

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共8页)

4、《左传》中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B. 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C. 西周的分封制 D. 秦朝的帝制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7、四川灌县二王庙有这样一幅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的“太守”的最主要贡献是 A. 推官是用牛耕 B. 修建灵渠 C. 制造出铁农具 D. 修建都江堰

8、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的秦国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建立军功 B.通过联姻 C.努力生产粮食 D.靠贵族推荐 9、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10、下列对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爆发于大泽乡 B. 建立过农民政权

C. 推翻了秦朝统治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冻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秦朝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12、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就来源于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共8页)

古代著名的战争

A.长平之战 B. 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 13、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 B.外族入侵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主要应该是 A. 项羽和陈胜 B. 勾践和秦始皇 C. 项羽和勾践 D. 陈胜和秦始皇

15、董必武《谒昭君墓》赞曰:“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是指我国北方哪一古老的少数民族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羌族

16、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的“仲景”商标,用“医圣”张仲景的名字来命名。

他写了哪部书?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17、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

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19、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

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20、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21、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3页(共8页)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22、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 明帝”等。其中原因可以从以下孝文帝改革内容中哪一条找到 A.迁都洛阳 B.学说汉话

C.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D.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23、小明要了解我国古代河流的走向,以及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应查找

A B C D

24、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 秦朝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C. 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D. 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4页(共8页)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含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1、本试卷为开卷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同学们,你喜欢历史课吗?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中国古代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展你的风采吧! 卷Ⅰ(选择题,共48分) 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3 评分人 2 14 3 15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表中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4 16 5 17 6 18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