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从古墓葬石刻看侗族墓葬的文化元素及其研究价值 - 图文

从古墓葬石刻看侗族墓葬的文化元素及其研究价值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4:02:24

从古墓葬石刻看侗族墓葬的文化元素及其研究价值

——以从江县古墓葬石刻为例

张子刚

墓葬是人死后的一种丧葬法,是由土葬发展起来的。早期土葬是将尸体直接放入土坑,不装棺材,后来将尸体装进棺材葬入墓穴,因而称之为墓葬。从江侗族历史上有墓葬、火葬、挂葬和停棺待葬几种丧葬法。本文以从江县古墓葬石刻为例,探讨侗族墓葬的文化元素及其研究价值。

一 侗族与汉族墓碑碑文文化元素的区别

墓碑主要由碑帽、碑身、碑柱、碑座、碑门等构成,还包含它们上面镌刻的文字和图案。墓碑,通常立于死者墓前或墓后,从江古今墓碑均立于墓前,用石头制成。为了求其永久不灭,刻文其上,即为墓碑文。其文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墓主称谓,二是死者籍贯和生卒年月,三是亲属具名,四是立碑年月日。①

从江县古墓葬墓碑有的按上述模式镌刻,有的则不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三月初十日立的小黄潘氏老太君墓碑是完全按照上述四个部分刻写的,现存古墓碑普遍是这种格式。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例外。有三种情况:一是墓碑仅有墓主称谓,死者出生年月日,没有立碑时间。银潭“穆金曹墓”墓碑就是这一类型。还有的仅有称谓,立碑时间和亲属具名,没有墓主生卒年月日。另外还有一种亦没有生卒年月日,但在墓主称谓左右上方分别加上“酉山”和“卯向”四字。墓碑除碑文外,往往还有墓联。墓联多的有三、四副,少的一副。内

1

容有的寄托哀思,有的表明希望。增盈杨明閞墓其中一对联是这样写的:“子弃尘埃形未散,终朝思念泪难忘”;则里骈体墓有一对联则是这样说的:“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小黄潘氏老太君墓联是:“修墓千载盛;碑存百代隆”。下面是从江各类墓碑书写式样:

大限殁于乙卯年八月二学学十河海八日立告终 孝孙华雄重孙士奇玄孙故恩妣潘氏老太君之坟墓原命生于丙子年寿春光九十九岁大清嘉庆十三年三月初十日吉时大孝限男殁老老于天康道光十五年八月上旬 清故恩考穆公金曹之坟墓讳原命生于乾隆三十年五月内 还发现有墓志铭和哀辞。“墓志铭,古代又叫墓志,墓记等。古代出葬死者,亲属虑陵谷变迁,后人不知为谁氏之墓,故作墓志铭,埋于圹前三尺之地,使后世有稽考。其为正方两合,一题志,一刻铭。”

2

孝胞弟学河孝女艮 从江侗族古墓葬除有墓碑、墓联外,文物工作者在田野调查中,

皇清待赠将仕郎胞兄潘公学海坟讳道光二年暮春月清明卯向孝男学河孝孙男永海承重孙荣芳仝立皇清膺赠上寿显妣潘母老太君之坟墓酉山 大清道光二十年三月清明谷旦 ②从江发现的墓志铭是立于地面,而不是埋于墓前,一篇有标题,一

篇无标题。前者是石荣贤先生提供的,后者是从江县文物管理所陈春园、黄金桥两人1988年7月在流架侗寨发现的。墓铭志边长45厘米,竖行楷书阴刻10行,满行13字,共136字。全文如下:“夫以世情之日

薄也,而忠厚长者之风不概见矣。然吾观银必吴公之为久则有大异乎。当世者,其存心也,无欺其处已也。以恭而接其物也,亦不骄不泰,洵可谓忠厚长者之道矣。夫有德者必有福,如吴公生于乾隆庚辰年,殁于道光戊戌岁,上绳祖宗之遗业,下启子孙之贻谋。诗所谓俾尔寿而富者,吴公有焉。我因为文,以记其不朽云。”③墓主吴必银,侗族,清黎

平府经历司分管曹滴司流架人,侗戏师,代表作有侗戏《三郎五妹》。

石荣贤先生提供给笔者的,标题为《先君赵连玉墓志》。墓主赵连玉(1849-1904),今从江县西山陡寨人,墓志铭为墓主故去40年后所刻。志文为:

“先君赵连玉墓志

墓之有志所以纪亲恩,使后世子孙所知观念也。不肖等尚能追忆其亲平生之劳,若略综梗概,以勒诸珉。先亲赵公连玉字璧堂,前清从九品,员大贤公之天孙也。贤公妣罗氏,生四子,长边芳、次边荣、次边山、先亲其四也。道光卄九年入世。先伯芳、山两公成家后,各自拆爨,惟荣伯与先亲同居终世。先亲性欵司,好堪舆,颇有所学,凡事不惜勤劳,光绪初元而问世,以地之事如家事,未尝漠然淡之,勤勤恳恳,能孚众生。以故三十年来虽未不虞之誉,尚无求全之毁,其勤复可知。然家道贰微,素称寒苦。一家衣食惟荣伯与诸母是瞻稼穑而外,带艺穇粟以资弥补。伤哉!贫也。虽苦境若此而安贫,素不为境遇所移,日繁抚我兄弟姊妹,以养以教,至于成人。光绪甲辰游“氛窜扰,榕江一带延及是方。先亲力疾率团同防堵,风餐露宿数月于兹。不幸土宇丘墟,荒凉满目,无何积劳至病,故是冬腊末与世长辞,寿年五秩有六。呜呼!一生劳苦,内而顾家,外而应事,受尽多般折磨,费尽焦思,孤诣力持家计于忧患之中。今则承先人之余荫,家道小康,人丁日盛,长兄志仁,嫡妣石氏所出,早经作先妣石氏为先亲迁室,生志刚、志祥、老宽、老华四,各弟姊妹,各成家焉。男十:庆陞、庆丰、学善、庆隆、庆全、庆明、庆贤、庆安、庆发、庆宏,孙男多人,皆幼稚待学。一堂振振,和乐可企,此皆先亲之荫德裕及后人,墻间基祭时,像当年犹悽不已。

3

民国甲申年蒲月念六日”④

从上述所引墓志来看,侗族墓志铭只有志文而无铭文,这又是与其他地方墓葬的一个不同之处。

哀辞是哀悼死者的文章。就内容而言,哀辞重点在于抒发祭者内心的哀痛之情。明朝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写道:“按哀辞者,哀死之文也。”又说,“夫哀之为文,依也。悲依于心,故曰哀,以辞遣哀,故谓之哀辞也。”哀辞的作者通常是死者的亲友或门生、旧故,因死者去世,心中产生许多悲哀,形之于文,便成哀辞。⑤目前发现的哀辞仅为小黄人潘学海之母去世后,有特授永从县儒学萧廷芝和里选候补直隶州龙泽沛写的哀辞。前者为诗,后者为词:

缅维懿德隔幽冥,露冷风寒野鸟惊。 萱草已成延世泽,梓花仍发振家声。 伤心难入重泉梦,壶范应留万古名。 款客一言增一泪,含悲寿石不胜情。

特受永从县儒学萧廷芝拜赠

壶范芳名素著,师颜范孟规陶。

奉姑抚稚不辞劳。一旦逍遥,海岛西江月。

可喜双双玉树,却教翡翠先雕 。

一枝袅袅出云霄,听罢杜鹃,又听知了。 里选候補直隶州龙泽沛泣撰⑥

萧廷芝、龙泽沛与潘学海及其母亲是什么关系,只能从潘的墓碑称谓上的“待赠将仕郎”几个字揣测所得。经考证,将仕郎是散官名,隋置,为从九品文官阶。唐宋因之,明代为正九品文官阶。清代初授为将仕郎,升授为登仕郎,正九品。墓碑上的一个“待”字,说明潘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从古墓葬石刻看侗族墓葬的文化元素及其研究价值 ——以从江县古墓葬石刻为例 张子刚 墓葬是人死后的一种丧葬法,是由土葬发展起来的。早期土葬是将尸体直接放入土坑,不装棺材,后来将尸体装进棺材葬入墓穴,因而称之为墓葬。从江侗族历史上有墓葬、火葬、挂葬和停棺待葬几种丧葬法。本文以从江县古墓葬石刻为例,探讨侗族墓葬的文化元素及其研究价值。 一 侗族与汉族墓碑碑文文化元素的区别 墓碑主要由碑帽、碑身、碑柱、碑座、碑门等构成,还包含它们上面镌刻的文字和图案。墓碑,通常立于死者墓前或墓后,从江古今墓碑均立于墓前,用石头制成。为了求其永久不灭,刻文其上,即为墓碑文。其文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墓主称谓,二是死者籍贯和生卒年月,三是亲属具名,四是立碑年月日。① 从江县古墓葬墓碑有的按上述模式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